小澤征爾認為,交響樂與歌劇是音樂雙支柱,他也將此視為終身信念,每年音樂塾會實際製作一齣完整歌劇,帶著年輕世代深入古典音樂的精華與堂奧。
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天,陽光普照。維歐蓮(Violaine)拿著法國號,和上百名樂手共同站在活動現場,準備為活動帶來音樂與朝氣。也因為有了他們,示威遊行時常就像場嘉年華。
歐美最近吹起一股炫書短影音#BookTok潮流,讓奇幻小說《第四翼》賣破1200萬冊,掀起如《哈利波特》般狂熱,在社群時代,書籍不再只是靜靜擺在書架上,而是成為讀者願意驕傲展示的「心頭好」。
「不貳偶劇」看似一人劇團,卻在郭建甫的靈活調度下,開創與不同劇團合作及跨界的道路,「堅持下去,專一不二」,為布袋戲演出找到不同的可能性。
4萬元換1元,實為不到百年內所發生的真實事件,以現在的價值觀來說,萬元面額鈔票是稀奇,儘管現在不能作為真正的貨幣使用,但對後世而言,仍是一堂付出代價高昂的歷史課。
馬水龍遠行10年了,想起一次跟朋友開車上陽明山,就在停車買饅頭吃貢丸湯之際,馬老師迎面而來,襯衫牛仔褲,溫文儒雅又瀟灑,那樣的偶遇與形象,是我心中永恆的馬老師……
「下面一位!」電視機傳來熟悉胡瓜的聲音,節目《綜藝大集合》22年種下與台灣各地鄉民連結的種子,製作人張智傑說:「被鄉親緊握的暖和雙手,是節目傳遞幸福的能量」,這就是他製作電視節目的使命。
從楊千鶴到楊双子,台灣女性走過百年歲月,過程曲折坎坷,一如台灣自身的命運,透過兩位女性細膩的視角,走出苦大仇深與宿命悲情,讓世人看到台灣命運的無限可能,也啟發著無數台灣主體意識的種子。
他在大學外文系教翻譯,自己提槍上陣時才發現「文學翻譯」不簡單,於是重溫40年前王文興「小說課」的悸動,以余光中、夏濟安、張愛玲為師,重新教自己一次。今年他以《北海鯨夢》獲得梁實秋文學獎。他說,翻譯是良心事業,他說,翻譯要有畫面……
高中還沒畢業就在接案翻譯,上大學就翻譯奇幻經典《冰與火之歌》,之後更以「灰鷹」之名在網路上推介好看的原文小說,開啟版權經紀之路。然而對譚光磊而言,內文翻得再好,若書名不夠好,讀者記不住,行銷之路有可能遭遇困難……
不論是專職翻譯,還是出於何種動機翻譯,「翻譯」這件事的重要及啟發性,都在觸動著每個人的心靈。「翻譯」可以是直翻,一字不差的翻,照本宣科的翻,但懷著愛與熱情的譯者,總是更能將原著作者內心的那份觸動,傳達給更多人,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先被觸動了。
今年1月15日,亞裔女性在時報廣場站等車時被一名有精神病史的非裔遊民推落軌道,遭進站列車輾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此後紐約連續發生民眾在地鐵系統遭攻擊的事件,通勤族人人自危……
學著說話或許就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曾經有話直說,變成想說卻不敢說,更有言不由衷、弦外之音的情境。歲月塞滿了我們看待人事物的眼光,在成⻑經歷中互相交織與重疊,這個改變來得無聲無息且影響深遠。
青少年本人也不見得瞭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如果沒有給予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建立足以面對成人世界的能力,卻一味要求他們長成大家期待中的樣子,不難想像對於正準備長大的小大人、大小孩而言,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若說音樂是一種語言,那麼最初,音樂只能以口傳心授的方式流傳。但為了幫助傳遞,書寫必然是唯一的途徑。經過歷史的洪流,人類集體的貢獻使得今日的我們,能夠透過特定的符號,跨越時空與前人交流,閱讀他們當時縈繞內心的旋律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