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冬季冗長,過去缺乏冰箱保存,於是人們以鹽醃製食品,再經煙燻脫水,不僅能延長保存至冬季食用,也方便遠途運輸,以出口到歐洲其他地區。久而久之,煙燻不僅是保存手段,更演變為一種飲食傳統。
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週間幾乎每天都有公開活動,屢屢利用這些場合接受媒體提問,也多次在空軍一號與媒體記者對話,被形容為美國史上「最透明、最平易近人的總統」,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請看中央社駐華盛頓特派記者的報導。
黃武山帶著「山宛然」跑遍全台200多所國小,當初在國小校園裡被布袋戲電到的小學生,如今在各處校園裡用布袋戲電小學生。
1960年比屬剛果獨立前後,滿載家鄉期望的剛果人來到布魯塞爾留學,卻因白人歧視而很難租到房子,1961年在慈善團體協助下興建了「非洲之家」宿舍,圍繞著生活所需的商圈便開始成形……
我們到底在吃烏魚子?還是在咀嚼現實?
90+組的蒙古阿公,與其他80+組的阿公們一起同場競技,蒙古阿公自起跑就一路領先,在抵達終點前還加速衝刺,驚得我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茫茫人海中一個小身影抓住了我的目光,因為他的表情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這場記者會的主角只給你幾秒拍下站定位的帥氣畫面,老是暴衝,不在乎自己是否上相,社交距離的遠近由它們決定……
出版業陷入漫長的冬天,但人們並未忘記閱讀,只是換成其他不同的形式,一個人讀書固然得以享受內在的寧靜,進而沉澱身心靈,一群人讀書卻能集思廣益,交換心得,讀到不同的面向,同時也帶動出版買氣。
「素直友會」長久以來秉持著真誠、樸素的精神推廣閱讀,要大家進入書中的世界,讓閱讀這件事變得輕鬆、自在又簡單,簡靜惠說,「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參加讀書會,你的年齡就停在那裡。」
放棄年薪三百萬的科技業副理職位,轉換跑道經營說書自媒體蟬聯Podcast前十大榜單,甚至一度打敗星座國師與理財密碼登上總排行榜冠軍。人氣Podcast頻道「下一本讀什麼」製作人瓦基期待將閱讀的美好,透過他的聲音與文字分享到需要者手上。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片面的影像很多時候是看圖說故事,決定性瞬間到底決定了什麼……
從黨外人士齊聚到日、韓觀光客朝聖之地,「阿才的店」2024年12月底與大家道別,結束見證台灣解嚴後30餘年的民主歲月,正式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