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故劇場泰斗李國修一生都投注在表演之中,他說一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開門』、『上台』、『演戲』。」國修老師分享,他的父親影響他一輩子最深,他分享父親學歷不高,是一位持續為京劇演員製鞋的師傅。小時候國修老師「挑戰」父親,「你一輩子都在做鞋,有什麼出息?」父親則回答:「就是靠我16歲學了這手藝,養了你們,可曾讓你們餓過?人生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人的一生只要能做好一件事情,那就功德圓滿。這句話不知道鼓舞了多少劇場人,也鼓勵成千上萬在自己的崗位上辦好小螺絲釘,日復一日工作的人們。
這也讓我想起了今年在小澤征爾松本音樂節(Seiji Ozawa Matsumoto Festival)訪問的73歲指揮卡爾‧聖‧克萊爾 (Carl St Clair)。
聖‧克萊爾執掌太平洋交響樂團(Pacific Symphony)長達35年,成為美國本土出生、在大型美國樂團中任職時間最長的指揮。今年9月他卸下太平洋交響樂團職務,又無縫接軌上任泰國愛樂樂團音樂總監,除了領導樂團之外,聖克萊爾還將與瑪希隆大學音樂學院緊密合作,舉辦大師班和工作坊,並領導相關教育計畫,持續發揮自己的音樂能量。
聖‧克萊爾的音樂生涯非常精彩,他是德國烏珀塔爾交響樂團終身榮譽客座指揮的頭銜,此前他與該樂團合作長達27年。他也是哥斯大黎加國家交響樂團的榮譽指揮,曾於2013年至2023年擔任該樂團的音樂總監。在此之前,他曾擔任柏林喜歌劇院的音樂總監(2008年至2010年)。
聖‧克萊爾師從倫納德‧伯恩斯坦,1985年到1990年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助理指揮,也是小澤征爾欽點的左右手。1990年加入太平洋交響樂團直到今年。他也曾指揮過北美許多主要管弦樂團,包括波士頓交響樂團、亞特蘭大、休斯頓、印第安納波利斯、蒙特利爾、多倫多和溫哥華的交響樂團等。
這次受邀到小澤征爾松本音樂節,聖‧克萊爾率領京都小澤征爾音樂塾的學員們演出給兒童的一系列音樂會,也帶團巡演其他縣市,「伯恩斯坦是我的恩師,但小澤征爾就像我的父親。」所以每當聖‧克萊爾來到小澤征爾松本音樂節,「我總是提醒自己,我為什麼要來這裡,我就是要把小澤征爾的精神延續下去,對我來說,小澤不只是世界級的指揮家,他還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也是一位偉大的人。」聖‧克萊爾說,他現在的工作,他的責任,就是要讓這面屬於小澤之音的旗幟繼續飄揚,讓這團火焰繼續燃燒,並且把它傳遞給下一代。
回憶小澤征爾的點點滴滴,聖‧克萊爾說小澤征爾有一種極為罕見的能力,「他能讓樂團裡的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很重要。」聖‧克萊爾回憶小澤征爾在指揮時會看著第二小提琴團員,或是遠遠坐在後方的打擊樂團,讓團員感受到在音樂起始的那一刻,他就是最重要的人,「那是一種天賦,不只是技巧,而是一種愛。小澤不以自己為中心,重點是音樂、樂團與觀眾。」
聖‧克萊爾髮已花白,卻充滿生命力,他的行動敏捷,聲音嘹亮,那種熱切與熱情,真的很像已經離開的小澤征爾,「我常常告訴我的學生,其實人生就只有四件事,我只要碰到學生我都會講。」聖‧克萊爾說,第一就是要努力工作,「就是努力。沒有捷徑,沒有簡單的路,你就是必須要下功夫。」第二就是一定要誠實,「誠實不只是對別人說實話,而是要對自己誠實。」聖‧克萊爾認為,誠實面對你要作音樂家的目的,「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你真實的目的是甚麼,如果你對自己不誠實,音樂會知道,觀眾也會知道。」
聖‧克萊爾的第三點是「心懷感恩」,「感恩你的老師、你的父母,在你之前走過這條路的無數人。感恩你的音樂血脈,你的傳承,因為你不是孤單一人站在這裡,你是站在無數人的肩膀上,才有今天的機會。」最後一點則是要「謙遜」,聖‧克萊爾說,「如果不謙遜,前面三件事就會失去意義。沒有謙遜,你的努力可能會變成傲慢,你的誠實可能會變成自以為是,你的感恩可能會變成理所當然。所以謙遜是把一切連結起來的關鍵。」
「努力、誠實、感恩、謙遜這四件事,我對每一個學生都會這樣叮嚀,因為這不只是關於音樂,而是關於人生。」聖‧克萊爾說。
人的一生只要能做好一件事情,那就功德圓滿;同樣地,能夠在同一個交響樂團擔任音樂總監35年之久,屹立不搖,持續帶給社區與世界古典音樂新活力,即使聖‧克萊爾不在國際樂壇當紅炸子雞之林,但他對於古典音樂不曾消失的熱情,已經在古典音樂史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