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大雅之堂 源於四川丹棱縣
2016/1/9 12:55(1/9 13:16 更新)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文以「不登大雅之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特別指文藝作品進不了文雅高貴的場所。這「大雅之堂」的起源地據稱在中國大陸四川省。
大陸華西都市報今天報導,「不登大雅之堂」說法起源於四川眉山市丹棱縣。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名為「大雅堂」的古跡不多,真正出現最早、規模最大的大雅堂正是位於丹棱縣。許多史學家說,丹棱北宋大雅堂是中國詩歌的聖殿。
丹棱縣大雅堂始建於北宋元符三年,由當地名士楊素出資在丹棱城南所建,是集唐代詩聖杜甫詩和北宋書法大家黃庭堅書法藝術為一體的詩書堂,因黃庭堅題名「大雅堂」並作「大雅堂記」而得名。
據報導,當時社會常以能否登大雅堂作為衡量和區別文學藝術作品雅正或粗俗的標準,「不登大雅之堂」說法也由此產生。10501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