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9月銷量罕見下跌 性價比優勢不再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國官方禁打價格戰後,汽車龍頭比亞迪的銷量持續趨緩,9月銷量適逢旺季卻下跌5.5%,相隔19個月首度由正轉負。相形之下,比亞迪在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9月銷售紛紛告捷。綜合陸媒分析,比亞迪的價格與技術優勢不再,性價比反成痛點。
「金九銀十」是中國大陸車市傳統旺季,不過比亞迪(BYD)昨晚公布9月銷量,全球共銷售新能源汽車39萬6270輛,比去年同期下跌5.5%,這是自2024年2月以來,比亞迪首次單月銷售轉負。
其中,比亞迪客車的純電車型9月銷量為20萬5050輛,雖然年增24.3%,但原本存在優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PHEV),9月賣出18萬8010輛,比去年同期大減25.6%。
根據公布,比亞迪9月國內銷量約32.54萬輛,雖然比8月成長11.1%,相較去年同期卻大減15.8%。這顯示,比亞迪率先開打的價格戰被官方喊停後,在國內市場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比亞迪9月海外銷量為7萬851輛,雖然年增107%,但也出現趨緩,這個數字在今年僅高於1月、2月。
綜合搜狐汽車、鳳凰網汽車等陸媒,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主要競爭對手,近日相繼曬出9月銷量,多個品牌創新高。比如,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首度突破10萬輛大關;零跑首度突破6萬輛;小米、小鵬月銷都突破4萬輛,也創下新高;蔚來9月交車達3萬4749輛,締造品牌新紀錄。
華為「鴻蒙智行」車系9月共交車5萬2916輛,成交均價位居新勢力品牌榜首;當月新車大定突破11萬輛,創歷史新高。
比亞迪今年銷量持續下滑,9月傳出今年銷售目標從550萬輛下修至460萬輛,持續引發熱議。
報導指出,比亞迪過去5年的高歌猛進戛然而止,高速增長的發動機似乎開始停息。比亞迪銷量增速下滑的原因比較複雜,包括中低端市場份額不斷被競爭對手蠶食;高端化之路遭遇華為、小米和「蔚小理」的強勢阻擊;推出一系列新車型未能如期成為爆款等。
報導提到,比亞迪賣得最好的新能源車,就是仰賴其DM-i混動技術與刀片電池。但4年多過去了,其=大部分車型還是基於原本的平台和技術架構,早被對手追上甚至超越。
報導還提到,許多人對比亞迪的期望是「性價比」領先,但比亞迪推出的「夏」多功能休旅車(MPV)與後繼車型M9,在市場遭遇慘敗,因為價格沒便宜,性能配備又不如對手;「夏和M9的連續失誤,讓人懷疑比亞迪是否偏離了初心」。
報導說,比亞迪急需在技術上拿出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東西,把品牌定位理得更清楚,才能在越來越擁擠的賽道上,繼續保持領先。(編輯:楊昇儒/邱國強)11410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