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中國願與歐盟商簽自貿協定 雙方不是對手
(中央社台北5日電)中國外長王毅4日在北京與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會談時說,中方願與歐盟方面商簽自貿協定,推動中國「共建一帶一路」與歐盟「全球門戶」計劃對接。他並藉機向歐盟喊話說,中國與歐盟是合作夥伴,中歐制度不同並不意味著要成為對手。
中國外交部官網昨天深夜公告王毅與薩克納(Margus Tsahkna)的會談內容,提到上述說法,並指雙方就「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而愛沙尼亞外交部也發布新聞稿指出,薩克納與王毅的會談「十分坦誠」,並闡述了愛沙尼亞對俄羅斯侵略及支持烏克蘭的重要立場。
根據中國外交部官網,王毅說,中國與愛沙尼亞歷史、文化、國情雖不同,但兩國間「不存在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也沒有根本利益衝突」。建設成熟穩定、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愛關係「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契合兩國人民期待」。
王毅並向歐盟喊話說,歷史證明中歐是「合作夥伴」,中歐制度不同並不意味著要成為對手。中方願與歐方商簽自貿協定,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與「全球門戶」計劃對接,共同致力於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
根據愛沙尼亞外交部新聞稿,薩克納向王毅說,愛沙尼亞與「在部分議題上立場不同」的國家仍會保持接觸,並清楚表達自身立場。「若我們不為自己的利益發聲,就會有人替我們發聲。愛沙尼亞希望與中國維持開放且務實的溝通」。
薩克納強調,對愛沙尼亞及歐洲而言,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是攸關生存的問題,因此所有外交關係都需以這場戰爭的影響為考量。他譴責一切直接或間接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為,並呼籲合作防止俄方規避制裁。
薩克納向王毅強調,愛沙尼亞的立場與歐盟一致,致力於在歐中關係中保持建設性、有原則且以價值為核心的對話,「包括在人權議題上」。而愛沙尼亞2026至2028年將擔任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視維護與促進普世人權為核心任務,「人權原則具有普世性與不可分割性」。(編輯:邱國強/楊昇儒)11411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