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宏福苑大火 引發是否棄用傳統竹棚爭論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8日電)香港宏福苑的歷史性大火引發社會對使用竹子搭建工作棚(鷹架)的爭論;大火發生後,許多社交平台的留言都把禍因指向竹棚,港府也表示考慮今後禁用;但也有人表示反對,認為竹棚「無罪」,是值得保留及持之有效的建築文化。
這次發生大火的宏福苑已有42年歷史,屋苑有8幢大樓,住房接近2000個;火警發生前,該屋苑正進行外牆維修,所有大樓外牆因此搭上了竹棚及蓋上保護圍網,以及使用一些塑膠品用作保護玻璃窗之用。
大火發生至今,社會有輿論認為竹棚是「火燒連環船」的關鍵,因為起火時風大,加上天氣乾燥,大火在各大樓之間的竹棚蔓延,再延燒至住房內。
為此,社交平台許多留言,都把這場大火的肇因指向竹棚。也有網友留言,指新加坡早已不用竹棚,規定使用金屬棚架,在這方面做得比香港好。港府方面表示,考慮今後禁止大樓興建或維修時使用竹棚。
雖然有評論質疑以上說法的因果關係,但宏福苑大火發生後,港府面對民眾的憂慮和質疑,似乎也陷入是否棄用竹棚的矛盾之中。
在香港,建築公司在蓋樓或維修時使用竹棚已有很長歷史,過去竹棚招致大火並導致室內著火的事件很少。相反,更多有關竹棚的消息,是夏天颱風來襲時,一些竹棚被強風吹倒,導致民眾受傷或汽車損毀等。
因此社會上有人認為,竹棚「何罪之有」,也非宏福苑大火主因。
香港天文台前台長、知名評論員林超英近日就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易燃的圍網和發泡膠(保護窗戶的塑膠品)明顯是這場大火的「物質禍首」,「何以被追究的對象竟然是相對不易燒着的竹?」
二陸工程公司師傅陳浩理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也說,不贊成禁用竹棚。他說,目前全球之中,可能只有香港在使用竹棚,竹棚既是香港的建築文化,也是十分有用且較為便宜的材料。
他說,香港竹棚普及,一旦棄用,大批竹棚師傅要失業;再從專業角度看,竹子難以燃燒,即使著火,也只會被燻黑。
他認為,這次宏福苑大火的關鍵,應是圍網及塑膠材料;要防止類似慘劇再度發生,不應禁用竹棚,而是從圍網及塑膠材料著手,包括使用高度防燃性但較為昂貴的圍網,易燃的塑膠材料更要小心使用。
他說,竹棚所以使用圍網,是防止搭棚工人及其他物品從高處下墜,今後若要改善,圍網可以只從一樓開始架設,不要在地上架設,因為工地若然起火,一般從地上開始。
有關竹棚是否禁用,香港社會內部顯然不一致,但最終是否禁用,還有待港府決定。(編輯:陳鎧妤)1141128
- 2025/11/28 10:49
- 2025/11/28 10:09
- 2025/11/28 09:32
- 2025/11/28 09:28
- 2025/11/28 08:03
- 2025/11/28 01: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