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客家建築活教科書傅明光 親自傳授燕尾脊密笈

2024/5/27 12:24(5/27 13: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文化部文資局與新竹縣文化局合辦「重要土水修造技術-傅明光保存者傳習計畫」,113年續辦第2期;邀請「客家建築活教科書」傅明光傳授「燕尾脊祕笈」,不少年輕匠師前來學習。圖為文資局主任祕書張祐創(3排左3)、傅明光(3排左4)與學員合影。(文化部文資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3年5月27日
文化部文資局與新竹縣文化局合辦「重要土水修造技術-傅明光保存者傳習計畫」,113年續辦第2期;邀請「客家建築活教科書」傅明光傳授「燕尾脊祕笈」,不少年輕匠師前來學習。圖為文資局主任祕書張祐創(3排左3)、傅明光(3排左4)與學員合影。(文化部文資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3年5月2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7日電)傳統建築及古蹟土水修造技術人才培育刻不容緩,文資局近期邀請「客家建築活教科書」傅明光傳授「燕尾脊密笈」,不少年輕匠師前來學習。

根據文化部文資局發布新聞稿,文化資產局近年來持續辦理技術保存者傳習課程,繼111年度與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合辦「重要土水修造技術─傅明光保存者傳習計畫」,今年續辦第二期,以芎林下山鄭氏家廟為實作場域,邀請土水修造技術、瓦技術保存者傅明光,再次進行教學,25日正式開課。

新聞稿指出,有別於111年度傳習課程以基礎「仰合瓦與田埂脊」為主,第二期的傳習課程以進階的筒板瓦與燕尾脊施作技術為主要教學目標。

參與的11名學員中,有8名為第一期傳習課程的學員,其他3名則為傅明光面試後錄取,學員都是實際從事傳統建築土水修造工作的匠師及從業人員,其中有9名具瓦作、泥作(土水)傳統匠師資格。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現年85歲的傅明光為竹東人,是新竹客家地區知名的泥水司阜,105年受文化部認定為土水修造技術、瓦作技術保存者,執業超過一甲子,擅長客家傳統建築,包括伙房屋及南、北式宮廟、祠堂家廟及日式建築等,施作類型則包括了新建與修復。

傅明光曾參與新埔劉家祠、北埔金廣福公館、北埔姜氏家廟、橫山大山背樂善堂、北埔慈天宮等古蹟或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施作時堅持遵照傳統工法施作,被譽為「客家傳統建築活的教科書」。(編輯:李亨山)11305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