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國際音樂節開幕 台灣指揮家呂景民受邀登台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8日專電)立陶宛年度約瑟夫.阿克隆國際音樂節6日正式揭幕,今年2場開幕音樂會特別邀請台灣指揮家呂景民擔任客座指揮,攜手克萊佩達室內樂團及立陶宛傑出音樂家同台演出,現場掌聲如雷,氣氛熱烈。
約瑟夫.阿克隆(Joseph Achron, 1886–1943)出生於立陶宛,被視為20世紀初備受低估的猶太作曲家之一。音樂節自創立以來,致力於紀念並推廣阿克隆與其他猶太作曲家的音樂遺產,同時也彰顯立陶宛孕育的優秀創作者。
音樂節今年邁入第4屆,規模更甚以往。主辦單位設計10個不同表演節目,將在不同地點共舉行28場音樂會。其中為期2天的開幕音樂會,分別於立陶宛北部城市希奧利艾(Šiauliai) 與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舉行。
7日維爾紐斯場次中,呂景民帶領克萊佩達室內樂團,與大師級小提琴家德丁斯凱特(Dalia Dėdinskaitė)、大提琴家巴次庫斯(Mindaugas Bačkus)合作,呈現猶太作曲家的經典之作。樂曲風格時而細膩優美,時而雄渾磅礡,帶給觀眾深刻的聽覺與情感體驗。
音樂會最後由孟德爾頌的「婚禮進行曲」將氣氛推至最高潮,觀眾起立鼓掌數分鐘,給予演出者熱烈掌聲與肯定。
呂景民在演出後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他因求學時期的機緣與立陶宛建立深厚情誼與音樂人脈,至今已多次受邀至立陶宛演出。
他稱讚立陶宛音樂家受到紮實的訓練,能力與技術都非常優異。儘管文化背景不同,但立陶宛人個性和善且謙遜,透過音樂共通語言,彼此展現專業與尊敬,讓合作更加順利。
他同時表示,近年來台立關係友好,也促進音樂領域的交流。現在不但有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在文化交流上給予支持,兩國人民對彼此也有更多的認識,樂意進一步了解對方的音樂文化。
此外,呂景民也積極推廣台立雙邊的音樂交流。身兼台灣藝術家交響樂團(TASO)藝術總監的他指出,樂團所屬文化基金會自今年起啟動「Salut 立陶宛」國際巡禮計畫,透過參訪交流、青年音樂家換宿及系列音樂會等活動,深入推動台立文化藝術連結,未來也計畫將巡演拓展至其他國家,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編輯:韋樞)11409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