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曾製作「流浪到淡水」 匠人魂揭資深混音師故事

2025/10/1 19:35(10/1 20: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華文化總會最新一期「匠人魂」影片以資深混音師郭遠洲(圖)為主角,主題為「混音人聲」,從郭遠洲入行近45年經歷來映照台灣聲音工業的興衰與轉變。(文總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4年10月1日
中華文化總會最新一期「匠人魂」影片以資深混音師郭遠洲(圖)為主角,主題為「混音人聲」,從郭遠洲入行近45年經歷來映照台灣聲音工業的興衰與轉變。(文總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4年10月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日電)曾經手「天頂的月娘啊」、「流浪到淡水」等暢銷歌曲,資深混音師郭遠洲入行已近45年,在文總最新「匠人魂」系列影片分享個人故事,也映照台灣聲音工業的興衰與轉變。

「匠人魂」第56集「混音人聲」昨天起在文化總會臉書、YouTube頻道及IG等平台播出。文總透過新聞稿表示,郭遠洲連續4年擔任文總除夕特別節目「WE ARE 我們的除夕夜」全場聲音後製,而從類比跨越至數位時代,郭遠洲始終坐在控台前,見證著台灣聲音工業的興衰與轉變。

郭遠洲自幼熱愛音響,第1份工作便是錄音師。他在「匠人魂」影片中提到:「我對音樂是本能,通常錄音師要3個月到半年才能上手,我應該3天吧!」他在70、80年代投身錄音志業,正好迎上台灣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

在台灣流行實體唱片的高峰時期,公司甚至能為1首歌同時聘請3名一線編曲家。郭遠洲回憶,錄製葉啟田的「故鄉」時,不僅錄製了3種編曲的版本,因類比錄音無法任意變速或升降調,若歌手希望調整節奏或是音高,就得重新錄製配樂,導致錄音母帶一卷卷堆疊至比人還高。

位於台北八德路的雅絃錄音室,曾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錄音室之一,全盛時期多達9間錄音間,錄製過無數經典唱片。郭遠洲長年擔任總經理,帶領團隊在資訊有限的年代土法煉鋼,類比年代的錄音講求手工與精準,盤帶一旦剪錯便難以回頭,像是許景淳膾炙人口的專輯「天頂的月娘啊」,便曾因混音師失手覆蓋音軌,使得整整3個月的心血付之一炬,成為他最難忘的經歷。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回望職涯歷程,郭遠洲經手超過千張專輯、萬首歌曲,其中包括自1997年傳唱至今的「流浪到淡水」。隨著數位技術興起,產業被迫轉型並全面更新設備。龐大壓力下,曾有「錄音工業城」之稱的雅絃錄音室終在2003年因轉型失利而結束營運,郭遠洲也轉而投身現場音響工程。

「匠人魂」第56集「混音人聲」現於文總FB、YouTube及IG播出。(編輯:龍柏安)11410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