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故宮南院展海洋東南亞交會 青雲亭李為經肖像現身

2025/10/6 16:03(10/6 16: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故宮南院4日起推出特展「抵岸–海洋東南亞的文化交會」,展出馬來西亞馬六甲青雲亭逾200年歷史的「華人甲必丹李為經肖像」。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10月6日
故宮南院4日起推出特展「抵岸–海洋東南亞的文化交會」,展出馬來西亞馬六甲青雲亭逾200年歷史的「華人甲必丹李為經肖像」。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10月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6日電)故宮南院推出「抵岸-海洋東南亞的文化交會」特展,即日起展至明年1月4日,展出馬來西亞馬六甲青雲亭逾200年歷史「華人甲必丹李為經肖像」等文物,帶領觀眾走入海洋東南亞世界。

故宮博物院100週年院慶前夕,規劃在南院舉辦海洋東南亞的主題展覽,為此去年9月副院長黃永泰拜會馬來西亞、新加坡公私藝文及博物館等機構洽談國際借展,才讓馬六甲青雲亭「李為經肖像」及「甲必丹李公濟博懋動頌德碑拓本」在此次展覽亮相。

故宮南院指出,17世紀中國許多家族為迴避滿人統治,遠赴南洋重啟生活。根據印尼望加錫尚存的「光裕堂李氏族譜」記載,李為經泉州同安人於明朝覆亡的同年(西元1644年)抵達馬六甲;當時馬六甲正值荷蘭殖民統治,是海洋東南亞最重要港口之一。

此外,馬六甲最古老的華人寺廟青雲亭內,「甲必丹李公濟博懋動頌德碑」,記錄了17世紀晚期在地社群對李為經的追念;碑文特別提及他「捐金置地、澤及幽冥」,即出資購地作為義塚,讓亡者有所安息,更與前人共建青雲亭,使在地華人擁有生活與精神依歸。

故宮南院表示,李為經所任的「甲必丹」(Kapitan System)是歐洲殖民者推行的僑領制度,作為各族群與殖民當局間的中介領袖,負責管理、調解移民社群事務;青雲亭現存的「李為經肖像」以祖先像形式保存,承載著重要公共記憶。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李為經肖像自2015年至2019年歷經4年修復,當時馬六甲青雲亭委由雲林科技大學文物修護與研究推廣中心承接修復作業;故宮南院說明,10月24日邀請雲科大文化資產系副教授林煥盛演講李為經肖像修復過程。

「抵岸」策展人故宮南院助理研究員林宛萱表示,本展覽還展出地圖、文獻、器物、織品等多元材質文物,呈現海洋如何串連東西方,形塑多元文化風貌,藉由跨文化對話,引領觀眾追索海洋東南亞深厚底蘊。(編輯:陳仁華)1141006

故宮南院新一期特展「抵岸–海洋東南亞的文化交會」即日起至2026年1月4日展出,呈現馬六甲青雲亭「李為經肖像」及「甲必丹李公濟博懋動頌德碑拓本」等文物。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10月6日
故宮南院新一期特展「抵岸–海洋東南亞的文化交會」即日起至2026年1月4日展出,呈現馬六甲青雲亭「李為經肖像」及「甲必丹李公濟博懋動頌德碑拓本」等文物。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10月6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