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烽火船說」特展前進離島 結合金門古砲見證歷史

2025/11/26 14:34(11/26 14: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辦「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日前在高雄科工館開展,26日巡迴至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聚焦戰爭及沉船,並將金門後浦網寮出土古砲群融入展示。文資局長陳濟民(右1)出席開幕式觀展。中央社記者吳玟嶸攝 114年11月26日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辦「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日前在高雄科工館開展,26日巡迴至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聚焦戰爭及沉船,並將金門後浦網寮出土古砲群融入展示。文資局長陳濟民(右1)出席開幕式觀展。中央社記者吳玟嶸攝 114年11月2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玟嶸金門26日電)文化部文資局與科工館合辦「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今天巡迴至金門開展。文資局表示,此次展覽以戰爭與沉船為主題,並將金門後浦網寮出土古砲群融入展示。

「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7月在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開展,今天巡迴至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展出,今天舉行開幕式,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科工館長李秀鳳、金門縣文化局長陳榮昌等出席。

陳濟民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水下文化資產與戰爭有很大關聯,目前依法列冊沉船有8艘,沉船原因除觸礁、颱風等,也有因戰爭沉沒海底,而金門有許多的戰地遺跡,乘載過去戰爭歷史記憶,「能在這樣歷史氛圍展現水下文資深具意義,且因戰爭沉船是悲劇,盼藉此讓大家反思對和平期待。」

陳濟民也說,目前列冊沉船大部分在澎湖、連江、綠島等地,「要列冊都經過很長時間研究、調查」,有許多具有價值的目標物,包括金門都正在進行研究,待時機成熟會再依水下文化資產審議機制認定是否列冊。

文資局透過新聞稿指出,金門場展覽展區「台灣海洋戰爭史」,以互動投影技術呈現自明清時期至二戰期間台灣重大海戰歷史事件,重現金門料羅灣、安平、澎湖、台中與高雄等地戰役現場。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文資局也表示,此次展覽將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重要展品「金門後浦網寮出土之古砲群」融入展示,這批古砲推測為1680年鄭經撤退時所遺留,是金門重要歷史資產,彰顯金門自古以來關鍵軍事地位。

根據文資局新聞資料,「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包含「台灣海洋戰爭史」、「台灣沉船故事」、「守護與永續」等展區,展覽即日起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展至2026年1月25日。(編輯:張銘坤)11411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