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工研院成立眼視光大平台 整合業界串連商機

2019/5/7 11:44(5/7 13: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7日電)台灣近視、青光眼、糖尿病眼底病變人口多,雖然眼科臨床研究、醫材、治療上有一定成就,但缺乏整合。工研院今天成立「台灣眼視光大健康產業平台」,串連產學研資源看透商機。

包括大學眼科、晶碩光學、明達醫學、晉弘科技、承賢科技、艾克夏醫療儀器、台灣醫療器材同業公會等多家廠商與學界、醫界,共同成立「台灣眼視光大健康產業平台」,未來將由工研院扮演串連整合角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統計,全球約13億人口有視力損害,帶動醫療支出;工研院也預估,全球眼科醫材市場到2023年將達584.4億美元,顯示眼科疾病從技術研發到產品上市,從檢測診斷到醫療照護,具備巨大商機。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指出,台灣近視人口比例全球第一,每10人就有9人近視,近3人是高度近視;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患者,預估2020年時將突破45萬人。工研院看到這趨勢,設法努力以科技研發協助產業開發新產品以造福大眾並擴展新市場。

「台灣眼視光大健康產業平台」召集人暨工研院生醫所長林啟萬表示,工研院成立眼視光大平台就是要加速新產品開發和產業化,所以必須要結合臨床需求、眼睛檢測醫材、治療藥物和敷料醫材、臨床試驗、到最後的場域驗證、國際行銷推廣,才能加速創新產品開發及上市,讓台灣邁向眼科產業的領先群。

林啟萬指出,台灣在眼科醫療各個環節上都有不錯的成就,但缺乏有系統的串連整合,因此產學研界組織這個平台之後,首要工作先將產業界拉入平台,例如幹細胞治療、視網膜遠距治療、眼底鏡等服務,尤其是要結合臨床醫療服務,讓研發和產業及產品可以銜接。

林啟萬說,其次這個平台可以協助科技、藥物的研發以及藥物的載具進行場域驗證和臨床實驗;最後要讓通過實驗和驗證的新器材透過平台去上市。

目前工研院在眼科治療各項服務上已有部分成就。例如在檢測上,已開發完成「行動視力檢查箱」,讓眼科醫療服務走出醫院和社區,到偏鄉服務;另外,針對糖尿病眼底病變辨識系統,運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可直接完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度判讀,輔助醫護人員即時診斷。

在眼藥上,突破以往眼滴劑不易達到眼底黃斑部與視網膜困境,讓眼底病變獲得最佳治療方式,目前已洽談技轉,待成功上市後預估可嘉惠國內近900萬人;此外,還包括協助角膜傷口修復的眼角膜敷料等。(編輯:鄭雪文)10805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