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防商機成產業新藍海 台廠布局無人機無人船大餅

2025/9/7 11:44(9/7 13: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雷虎參加2025年台灣形象展,現場展示無人機。(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雷虎參加2025年台灣形象展,現場展示無人機。(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潘智義、鍾榮峰台北7日電)國防年度預算上看兆元規模,無人機、無人船成為產業與資本市場的新藍海,吸引台廠積極卡位,逐步建立完整的「MIT無人載具供應鏈」;不僅強化國防自主,也有望輸出國際市場,進一步壯大台灣軍工產業規模與實力。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將於9月18日登場,由於台灣國防預算大幅提升,軍工產業成為資本市場矚目焦點。

海內外無人機商機發動 無人船大單入港

總統賴清德宣示,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 3%以上目標,未來國防年度支出可望突破兆元規模;龐大的資源挹注,將集中於無人機、無人艇等不對稱戰力。

國防部軍備局7月下旬公布的軍用商規無人機採購案,規劃民國115年採購1萬1270架、116年再添3萬7480架,總計4萬8750架。業界估算,標案金額上看新台幣500億元,被譽為「台灣史上最大無人機採購案」。

「非紅供應鏈」已成全球焦點,經濟部去年號召國內上下游業者共組無人機國家隊,逐步打開歐美市場。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台灣無人機出口達1189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49%,出口前5大市場分別為波蘭、美國、德國、捷克與香港,合計占比達97%。

此外,明年度國防預算還編列1320艘無人艇,訂單規模將達180億元;再加上海軍輕型巡防艦、海巡署維權艦艇等需求,市場規模上看千億元。

台廠無人機供應鏈成形 商機雨露均霑

在國防政策帶動下,台灣無人機供應鏈已逐漸成形,包括碳基科技、亞航、長榮航太、漢翔、中光電、雷虎、神通、為升等廠商都有望受惠,形成跨航太、電子廠的聯合戰線。

漢翔身為少數能製造整機航空飛行器的國內廠商,這次在航太展將展出無人機反制系統,主攻公部門與大型企業需求。

高層透露,漢翔已與客戶合作量產無人機,並與2家以上業者接觸合作,預計在未來無人機標案釋出後,將與得標廠商合作量產。漢翔強調,無人機是台灣很好的賽道,尤其搭上去紅化供應鏈趨勢,順風球會越打越順。

亞航則與碳基科技合作,已將「銳鳶二型」無人機交付中科院,並投資建立產能。中科院也授權亞航「中型無人機複材機體製造」技術,雙方將持續合作進行量產與組裝。

長榮航太憑藉飛機維修與零件製造技術,積極跨足軍工領域,2024年承接國防部無人機測試專案,並於2025年6月完成首度交付,正式跨足軍用無人機市場。

雷虎科技則在國防投資與國際市場同步布局,不僅計劃赴美投資無人機馬達與關鍵零件量產基地,也將在本次航太展展出多達6款無人載具,包括車載平台、無人機與無人艇。

雷虎強調,本次展覽攤位規模比去年增加5成,並設有專區展示100%台灣製造(MIT)自製關鍵零組件,顯示對軍工市場的高度重視。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去年奪下國防部微型與監偵型無人機量產案,共3037架,已持續分批交貨,預計再搶新訂單。

為升與國際國防科技公司合作,切入無人機反制系統,除供應國內市場,也計劃進軍東協與中東,其在毫米波雷達、AI影像分析與感測整合上的技術,與反制系統需求高度契合。

在零組件領域,東元已開發無人機驅動馬達與電池系統,雖暫未切入軍事市場,但瞄準農業、物流應用,同時順應「非紅供應鏈」趨勢,在台灣建立自主供應體系。富田電機、昶瑞機電則分別布局中大型無人機動力模組,預計2026年逐步放量。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台廠都切入無人機領域,例如新纖投入無人機訓練場域,觸控晶片大廠義隆電搶進無人機應用;複合材料廠邦泰投入生產無人機輕量化、高剛性複合材料;光學鏡頭廠佳凌、邑錡、佳能、華晶科也都鎖定無人機需求。

無人船國艦國造新焦點 造船三雄受惠

台灣業者除了積極投入無人機供應鏈外,無人船也成為國防投資新戰場。國內「造船三雄」台船、龍德造船、中信造船皆被視為受惠者。

台船今年將在航太展發表自研無人船「奮進魔鬼魚號」(Endeavor Manta),強調無人船可在國防、救援、離岸風電、執法等領域發揮功能,並已與美國驗船協會(ABS)合作,獲得原則性設計認可(Approval in Principle, AIP)。

台船表示,已備妥無人艇生產線,雖標案最快明年才執行,但強調已能依需求擴增產線,且產品已達100%「去紅化」標準,除衛星通訊與舷外機採進口,其餘零件均由本土業者供應。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中信造船則正在進行「中信五號」無人船的遙導控測試。龍德造船打造「黑潮」無人艇,將爭取軍方訂單。而雷虎已併購科建鋁船,並推出「海鯊號SeaShark 800」,是一款具備搭載炸藥及遠程導控能力的自殺式攻擊無人艇USV,目標強化台灣在不對稱作戰方面的能力。業界評估,隨著國防部擴大無人船採購,未來相關市場規模將上看千億元。

業界高層表示,台灣在航太、電子與造船領域都有深厚基礎,如今在國防預算持續擴增、去紅化供應鏈需求同步推進下,軍工產業可望形成完整的「MIT供應鏈」,未來不僅有助於強化國防自主,更有望藉由出口打入歐美市場,為台灣產業開啟另一波成長動能。(編輯:張良知、林克倫)11409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