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經濟暢旺韓媒估人均GDP被超越 學者示警2隱憂

2025/9/15 17:18(9/15 17: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民眾在台北市南港區超市挑選蔬菜。(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民眾在台北市南港區超市挑選蔬菜。(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5日電)韓國媒體報導,韓國今年人均GDP估計將落後台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表示,這是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肯定,不過他認為存在2隱憂,首先是台灣近期人口負成長,人口數為計算人均GDP的分母,若GDP不成長,當分母縮小,人均GDP自然上升。此外,台灣產業過度集中,若AI未來投資過剩,台灣也可能受衝擊。

國泰金今天下午舉行第3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展望發表會,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人何耕宇、協同主持人徐之強皆出席。媒體關注,韓媒報導韓國2025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今年可能被台灣超車,雖然數字亮眼,但背後是否有隱憂。

根據韓國經濟新聞(The Korea Economic Daily)報導,韓國2025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據估計將達3萬7430美元,低於台灣的人均GDP預估值3萬8066美元,這是22年來首次被台灣超車。分析師指出,台積電正帶領台灣科技公司,在全球AI供應鏈扮演要角,台韓人均GDP差距可能擴大。

徐之強表示,台灣人均GDP比韓國高,這的確是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肯定。不過,人均GDP是GDP除以人口,所以不能只看分子(GDP)而已,也要看分母(人口)變化。

徐之強指出,第1個隱憂是人口少子化,台灣近期多個月人口皆是負成長,這意味就算GDP不成長,作為分母的人口在縮小時,人均GDP也會上升。台灣要維持經濟動能,不管哪個產業都需要人才,才有機會保持創新優勢。

第2是產業集中度太高。徐之強表示,台灣受惠於半導體產業、AI發展,帶動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望超過4%,韓國表現就沒那麼好。若未來科技產業景氣好,當然很棒,但若未來AI投資過剩,景氣下滑,台灣受到衝擊也可能最大,台積電確實對台灣很重要,但台灣不能只有台積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也說要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產業必須均衡發展才行。

外界預期美國聯準會(Fed)9月降息,如何看對匯率影響。徐之強表示,Fed降息後,新台幣可能走升,也有另外2個因素可能帶動新台幣走揚,包括台灣7月、8月出口表現亮眼,廠商手上美元多,若拋匯將帶動新台幣走升,再加上台股近期創新高,外資匯入也會推升新台幣走勢。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不過,徐之強也說,整體仍要看亞洲貨幣對美元的升貶幅度而定,不能只單看新台幣而已。如果亞幣對美元沒升值太多,新台幣升幅也不會太大,需綜合考量許多因素。

程淑芬進一步解釋,匯率受到包括國際資金移動等因素影響,美國降息只是單一因素,亞洲貨幣有可能會走強,但是否會大幅升值還要持續觀察。至於會不會擔心台股走弱,程淑芬說,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若在2%以上將是健康成長,不用過度擔心股市走勢,台股沒有特別便宜、但也沒到太貴。(編輯:潘羿菁)11409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