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大立光:10月營運與9月差不多 11月會比較差

2025/10/9 16:3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9日電)光學鏡頭廠大立光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董事長林恩平談到營運展望表示,10月與9月差不多,11月會比較差;大立光目前產能仍滿載,並非因為客戶需求量上升,而是製程變得比較繁瑣,需要更多空間。

針對2026年擴產計畫,林恩平透露,最新的第4廠已有一個樓層規劃好,還有擴產空間。客戶多年來都有洽談海外生產的可能性,主要為了提升韌性,希望在更多地點生產,增加彈性。

法人詢問機器人應用的進展,林恩平說,超音波偵測的出貨可能從今年延後到明年,目前做法是用視覺取代觸覺來偵測距離,但是鏡頭規格不高。大立光也有與不同客戶洽談人工智慧(AI)眼鏡和其他產品,根據客戶開出的規格,才決定可以提供什麼解決方案。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展望明年鏡頭規格趨勢,林恩平認為,主要還是朝向多光圈、可變光圈發展,潛望式鏡頭大致上還會沿用,8P(8片塑膠鏡片)鏡頭客戶幾乎都嫌貴,除非比較特別的案子才會採用。

他提到,大立光一直有做車用鏡頭產品,也有在交貨,但量不大;至於無人機專案產品的量比較少,「還不在我們雷達主要範圍內。」(編輯:張均懋)11410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大立光第3季每股賺53.05元 毛利率47.2%探8季低點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