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9月警示戶首見下滑 要求提高AI模型精準度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3日電)銀行持續打詐,立委關心部分銀行AI模型偵測範圍廣泛,導致民眾帳戶被鎖住無法扣款,還要臨櫃解鎖引發民怨。金管會今天表示,9月警示戶首見下滑,若業者AI偵測模型不當,也會立即向業者了解並要求改善、提高模型精準度,降低「誤鎖」狀況。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邀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率所屬機關首長列席業務報告,並備質詢。
國民黨立委顏寬恒與李彥秀、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等人都關注,不少民眾在社群上分享,可能自己帳戶轉錢到另一個自身戶頭,或是擔任團購主有小額款項陸續匯入,卻發生帳戶被銀行鎖住狀況,甚至有交割戶直到被告知無法扣款,民眾才知道帳戶被鎖,希望銀行加強AI偵測系統精準度,也希望銀行封鎖帳戶後要告知民眾。
彭金隆指出,這類帳戶可分成2類狀況,一類是檢調機關通報銀行警示帳戶,這類帳戶銀行無法幫忙解控,有疑義要跟檢警單位申訴;另一類是去年詐防條例通過後,金融機構若能判讀為高風險帳戶,可以進行部分鎖控,後者確實近期引發部分民怨。
彭金隆說明,2021年警示帳戶約有6.6萬戶,過去約每月增加近3000個帳戶;今年初警示戶達到15萬戶,詐團不斷利用閒置帳戶,金融業也持續採取措施,9月警示戶數目首度出現負成長。以今年4月狀況來看,大概只有10家銀行警示戶下降,現在約25家銀行警示戶都有下降,可說是管控有效。
彭金隆指出,金管會並未要求公司具體作法,只是要求公司管控警示帳戶,有些業者AI模型標準鎖控不當,也立即跟業者了解、要求改善,應該要精準調校。金管會要求每家業者都要設立24小時專線客服,讓民眾可以馬上聯繫,銀行業者也必須把「誤控」經驗跟同業分享,相信這個問題會逐漸改善。
彭金隆強調,阻詐決心不變,也要求銀行公會打詐委員會好好針對「誤鎖」帳戶經驗分享交流,希望不要重複發生此類事件。
金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會後受訪解釋,銀行陸續動起來,透過導入AI偵測,預先偵查可疑帳戶,9月警示戶首度出現負成長、月減580多戶,通案上已看到控管效果,後續持續管理。
立委擔心銀行AI模型設定參數導致「撒網範圍撒太大」,童政彰說明,如果模型不精準、可能發生擾民狀況,也要求銀行業者針對模型提出檢討改善措施,包括設定參數要更精準、模型要更有效;民眾若想反映,也要建立有效處理機制,並請銀行另開專線,針對簡單案件,網路也可以透過機器人機制來處理解控帳戶。
童政彰解釋,銀行鎖帳戶是暫時管控,目的是希望用戶可以重新來做KYC(認識你的客戶),以了解金流變化原因。(編輯:張良知)11410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