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德國任命知名太空人掌航太部門 業界民間都說讚

2025/11/28 20:58(11/28 21: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德國聯邦研究、科技及航太部(BMFTR)8月舉行年度開放日,向民眾展示工作目標與成果,吸引大批民眾參與。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4年11月28日
德國聯邦研究、科技及航太部(BMFTR)8月舉行年度開放日,向民眾展示工作目標與成果,吸引大批民眾參與。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4年11月2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8日專電)德國聯邦研究部近日宣布,前歐洲太空總署(ESA)著名太空人萊特將出任「航太與安全司」主管。萊特兼具人氣、太空實務與軍事經驗,任命獲德國航太產業與民間罕見一致好評,也被視為梅爾茨政府在航太領域的企圖心展示。

現年67歲的萊特(Thomas Reiter)是德國最具代表性的太空人之一,曾在1995至1996年間於俄羅斯太空站「和平號」(Mir)執行任務,也於2006年參與國際太空站(ISS)任務,累計在太空停留達350天,並完成3次艱鉅的太空漫步。

他同時具備軍事與科技背景,畢業於航太工程專業,曾任德國空軍飛行員並晉升至旅級將軍。返回地球後,他相繼擔任德國航太中心(DLR)董事及歐洲太空總署載人航太與任務營運總監,與太空產業界保持深厚連結。

德國聯邦研究、科技及航太部(BMFTR)部長貝爾(Dorothee Bär)任命萊特接掌航太與安全司後,航太界在社群媒體上反應熱烈,「最佳決定」、「真正專業的任命」等讚聲不斷。

德國聯邦研究部近日宣布,前歐洲太空總署(ESA)著名太空人萊特將出任「航太與安全司」主管。(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德國聯邦研究部近日宣布,前歐洲太空總署(ESA)著名太空人萊特將出任「航太與安全司」主管。(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南德日報(SZ)評析,長期以來,德國產業界批評政府在航太政策方向不明,雖然新政府上任後將「航太」首次納入部會名稱,被視為正面象徵,但在預算配置和戰略規劃上始終未見清晰藍圖。

今年5月上任的梅爾茨政府進行部會重組,將原本隸屬教育與研究部的科技研究業務獨立出來,並首次把航太明確納入部會名稱。

此舉被解讀為政府希望以更整合的方式推動科學研究、技術發展與航太政策,凸顯科技與太空在國家戰略的重要性,也回應產業界對航太發展政策長期碎片化的批評。

昨天在德國不來梅(Bremen)舉行的歐洲太空總署部長級會議正進行新一輪3年期預算談判,德國政府擬提出約50億歐元(約新台幣1800億元)的投入,高於前次的35億歐元。

然而,根據南德日報,真正讓德國航太產業感到振奮的,其實是來自國防部的動作。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今年稍早承諾,將在2030年前投入350億歐元強化德國太空安全能力,並推動國家太空安全策略,使太空成為德國安全政策新支柱。

德國聯邦研究、科技及航太部(BMFTR)8月舉行年度開放日,部內人員向民眾介紹德國太空任務。梅爾茨政府5月上台後進行部會重組,首次將「航太」納入部會名稱,被視為德國強化科技與太空戰略的重要一步。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4年11月28日
德國聯邦研究、科技及航太部(BMFTR)8月舉行年度開放日,部內人員向民眾介紹德國太空任務。梅爾茨政府5月上台後進行部會重組,首次將「航太」納入部會名稱,被視為德國強化科技與太空戰略的重要一步。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4年11月28日

萊特同時具備太空任務實務經驗與軍事背景,他的到任被視為研究部補強專業的象徵,官方表示有助跨部會合作,能協助德國在太空科技、衛星安全、軍民雙用技術等領域推動整體戰略。

接獲任命時,萊特表示,能夠持續投入太空相關領域並提供政府協助是「莫大的喜悅與榮幸」。德國各界也持續關注這位知名前太空人,會如何執行他的「新任務」。(編輯:田瑞華)1141128

萊特2006年參與國際太空站任務。(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萊特2006年參與國際太空站任務。(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