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吸走傳統晶片產能 供應吃緊推升DRAM價格
(中央社首爾22日綜合外電報導)業界人士與分析師指出,全球晶片製造商爭相投入生產人工智慧(AI)晶片,導致智慧型手機、電腦與伺服器使用的晶片供應吃緊,造成部分客戶恐慌性搶購,帶動晶片價格飆漲。
路透社報導,這波AI熱潮引發的漣漪效應,意外為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帶來亟需的提振,包括在先進AI晶片領域落後於競爭對手的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業界人士指出,隨著各類裝置製造商搶購囤積庫存,供應緊俏的情況已經讓全球記憶體晶片產業邁向部分分析師所說的「超級週期」(super cycle)。
半導體分銷商孚昇電子(Fusion Worldwide)總裁高納曼(Tobey Gonnerman)說:「過去1、2個月,需求飆升,情勢發展得又快又猛。」
他表示:「現在確實出現一片搶單潮,甚至有重複下單、三重下單的情況,就像以往晶片短缺時一樣。」
自從2022年11月ChatGPT問世掀起生成式AI熱潮,以及全球爭相設立AI資料中心後,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便將更多產能轉向高頻寬記憶體(HBM),這類晶片用於打造輝達(Nvidia)的高性能AI晶片組。
同時,中國競爭對手長鑫存儲(CXMT)等低階產品的崛起,也促使掌握全球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市場約7成的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SK Hynix)加速轉型投入高階晶片。
根據TechInsights提供給路透社的數據,9月DRAM現貨價漲了一倍多,而在4月時漲幅才只有4%。同時,本季DRAM平均庫存水準已從去年同期的10週降至8週,遠低於2023年初的31週。
不過,晶片價格飆升也對消費性電子與伺服器製造商帶來壓力,特別是在美國加徵關稅、以及中國擴大稀土出口限制等因素衝擊供應鏈的情況下
部分廠商已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英國個人電腦製造商Raspberry Pi本月稍早以記憶體成本比去年高約120%為由,宣布調高價格。
執行長厄普頓(Eben Upton)無奈表示:「我們已到了不得不把部分成本轉嫁出去的地步。」(編譯:劉淑琴)11410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