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邦連15年營收成長可能告終 結盟宇隆拚機器人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4日電)連接器線大廠信邦今天舉行法說會,公布前10月營收新台幣261.55億元,年減5.5%。信邦董事長王紹新表示,信邦過去連續15年營收正成長的紀錄,恐怕在今年劃下句點。
不過王紹新強調,隨著信邦在半導體、機器人、無人機等AI周邊商機的布局陸續開花結果,有信心2026年營運重返成長軌道。
信邦今天也宣布,與精密機械加工廠宇隆簽署MOU,展開策略合作。信邦業務副總經理黃文森介紹,宇隆在RV、諧波、行星減速機技術領先,雙方在客戶、產品、技術等方面具互補性,將合力開拓機器人新市場。
宇隆董事長劉俊昌今天表示,信邦在系統設計、控制模組,以及連接技術方面實力雄厚;宇隆從創業以來深耕精密零組件,8年前更跨入全系列減速機開發與製造。此次信邦與宇隆合作,是「控制與連結」的結合,信邦掌握智慧的「中樞神經」,宇隆則是推動力量的「強健肌肉」,未來希望合作開拓物流倉儲自動化、協作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無人飛行載具等新領域,一起擦出火花。
王紹新在法說會一開場就指出,因為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變化,對信邦而言是痛苦的一年,從2019年到2024年,信邦以10.8%的年複合成長率前進,今年將按下成長的暫停鍵。
信邦公布前10月營收261.55億元,年減5.5%。累計前3季歸屬母公司淨利24.15億元,年減13.6%,每股稅後純益10.06元。
信邦總經理梁偉銘表示,川普取消對太陽能和電動車的補貼,對公司形成重擊,信邦第一大客戶美國太陽能微逆變器公司,今年需求大幅放緩,信邦今年前3季綠能產品的營收占比,從去年的28%大幅降到21%,是今年營運衰退主因。
梁偉銘指出,面對這波AI熱潮,信邦原本認為AI屬於量大的消費性產品,與公司定位的少量多樣工業型產品有區隔,沒有即時掌握住機會,現在看來AI已經成為長久性的成長動能,信邦將調整方向。
梁偉銘說,信邦將從3大角度切入AI商機,首先是AI核心引擎半導體,信邦正在苗栗銅鑼科學園區打造新廠,瞄準半導體設備相關線束;其次是AI基礎建設的數據中心、電力供應等,這一塊信邦過去參與較少,未來有機會進去。
第3則是AI應用,包括倉儲機器人、智慧交通、人形機器人等,信邦在相關領域已布局多年,未來幾年可望起大量。(編輯:楊蘭軒)11411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