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無人機產業 吳誠文:提升台灣民主供應鏈戰略地位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台北19日電)國科會今天舉行委員會議,經濟部提報「無人機產業推動成果及布局」議案,目標至2030年無人機產值突破新台幣400億元。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將兼具國防需求與產業發展,透過跨部會合作,打造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系,提升台灣在無人機民主供應鏈中戰略地位。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天召開第18次委員會議,議案包括「無人機產業推動成果及布局」,由經濟部所提報。
行政院今年10月核定「無人載具產業發展統籌型計畫」,今年起至2030年投入總經費442億元,由經濟部統籌,整合國發基金、國科會、工程會、海委會、交通部、數發部及國防部等資源,強化無人機自主研發、系統整合與在地化製造能量,帶動供應鏈升級與聚落發展。
經濟部產發署金屬機電產業組長張能凱說明,將透過「擴大國內外需求引導產業發展」、「技術開發與國際鏈結」、「形成產業聚落暨生態系」及「完善無人載具相關管理規則」等4大策略,促進軍民應用並進與上下游鏈結,協助業者取得國際認證並拓展全球市場。
張能凱指出,目前台灣無人機業者約有250家,擁有零組件、原材料、模組與整機製造整合的完整供應鏈,具備快速、彈性的生產能力等競爭優勢,2024年產值50.5億元,已進入全球主要商用無人機公司供應鏈,未來願景為將台灣打造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太中心,力拚2030年產值達400億元。
吳誠文指出,無人機為5大信賴產業的重要一環,具技術密集與應用廣泛特性,將兼具國防需求與產業發展,在統籌型計畫4大策略與跨部會攜手推動下,打造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系,提升台灣在無人機民主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
另外,國科會在會中提報「淨零科技方案階段性成果」議案,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執行秘書張振豪說明,階段性亮點成果包括鈣鈦礦/矽光電電池轉換效率突破30%、電解水產氫電解器能量效率達75%、有機金屬骨架為碳捕捉劑提升碳捕獲性能達2.5倍等科研突破,也鏈結產業進行場域驗證,加速前瞻技術落地應用。
吳誠文表示,淨零科技是邁向永續未來的關鍵基石,政府將持續透過跨部門協作,結合科技創新與社區驅動,發展淨零普惠科技,建構國家氣候韌性。(編輯:楊蘭軒)11411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