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無人機高空基地台 擬於2026年第3季技術驗證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台北22日電)為了提升通訊應變韌性,數發部啟動規劃開發國產雙旋翼無人機高空基地台,將以國產無人機為載具,打造高機動性的高空基地台。數發部資源管理司司長曾文方表示,無人機飛行高度估計可達2000公尺,提供半徑20公里的通訊涵蓋,拚明年第3季初步技術驗證。
數發部持續研擬多重備援方案,強化緊急應變通訊能量。曾文方說,「有點像買保險,同時推進不同方法,為各種情境預先做準備」。其中,高空通訊平台是將通訊系統與無人載具結合,長時間停留在特定空域,提供廣域通訊服務,相當於空中的基地台。
曾文方指出,高空通訊平台能提升災區與偏鄉地區的通訊能力,以颱風為例,風災造成地面基地台或光纖網路受損時,高空通訊平台可於短時間內完成布建,提供臨時行動網路,維持災區基本通訊不中斷。
目前高空通訊平台載具主要包含高空氣球、無人機和飛船。數發部去年推出台灣首顆繫留型高空氣球基地台,可升空到800公尺,提供達半徑11公里的通訊服務涵蓋;今年10月進一步啟動規劃開發國產雙旋翼無人機高空基地台,以更靈活方式因應緊急任務需求,正進行飛行載具、動力燃料電池、地面追蹤天線系統與高傳輸量基地台天線等開發。
曾文方表示,數發部將與工研院合作,採用特規無人機,具備50公斤載重能力,可搭載輕量化商用基地台等通訊設備,無人機預估可升空至2000公尺高,提供半徑約20公里的通訊服務,未來透過多架無人機串聯,可擴大通訊涵蓋範圍。
曾文方分析,繫留型氦氣球可長時間滯空,但氦氣需自國外進口,升空成本高;無人機輕便、機動性高,隨著台灣無人機產業迅速崛起,成本優勢更為明顯,「cost(成本)較低,電信業者、救災單位較容易引進」。
曾文方說,「很多救災單位都對我們這個project(方案)一直很有興趣」,災難發生時,救災單位也需要通訊,以掌握災區狀況,去年已有搜救大隊參與高空通訊平台演練,未來若載具變大、載重能力增加,有機會同時裝載基地台與救災指揮通訊系統。
曾文方強調,數發部積極推動高空通訊平台,最終目標是商轉,因此計畫一開始就與電信業者討論,並請業者提供基地台進行測試。她認為,明年無人機高空基地台的技術驗證成果,將成為業者評估導入時程等重要參考,「我們會努力與業者co-work(共同合作)」。(編輯:潘羿菁)11411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韓國網紅「金針菇」領普發1萬 貼錢宣傳台灣[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400/20251121/2000x2174_wmky_20974443421386_20200806020600001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