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淡大「淡江二型」火箭發射升空 射高超過7公里成功驗證航電系統

2025/11/23 14:19(11/23 14:3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淡江二型」火箭23日清晨發射升空。(太空中心提供)
「淡江二型」火箭23日清晨發射升空。(太空中心提供)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3日電)國家太空中心今天發布好消息,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太空科技實驗室」研製的「淡江二型」火箭,今天清晨6時46分,於國科會所屬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驗證航電系統的表現能力。

太空中心說明,今天的火箭飛試「淡江二型」推進13秒,達最高點的飛行時間為38秒,依最後一筆回傳數據估計,射高超過7公里,後因高度超過傳輸極限,再無資料更新。計畫主持人、淡江大學航太系教授王怡仁說,團隊設計製造的航電系統在高速與強烈震動環境下能穩定即時傳輸,值得驕傲。

為了培育台灣運載火箭人才,國科會責成國家太空中心(TASA)辦理科研火箭研發計畫,委由學研界研製科研火箭,並透過飛行測試、驗證,推進國內火箭科技發展。

淡江大學自2021年起投入科研火箭研發計畫,先前已發射「淡江一型」、「Jessie」、「Polaris」火箭,此次「淡江二型」採用Polaris引擎,打造長222公分、直徑14公分、重量52.3公斤、推力2765牛頓、總衝26000牛頓.秒的科研火箭,搭載新一代航電系統,以強化航電通訊與遙測性能。

(太空中心提供)
(太空中心提供)

王怡仁表示,「淡江二型」是淡大研發系列火箭的第4支,每次驗證目的都不同。第一次「淡江一型」驗證推進系統,第二次「Jessie」驗證複材強度,第三次「Polaris」驗證減震系統。系列火箭目標是往發展姿態控制發展,因此透過「淡江二型」驗證航電系統的表現能力,而航電系統成功,就確認可以往姿態控制方向前進。

淡江大學航太系教授蕭富元補充,未來團隊將持續推進箭身滾轉控制、火箭分節與空中二次點火等核心技術,而這些技術發展都是以穩定可靠的航電系統為基礎。

淡江大學航太系主任洪健君強調,火箭研發是一項高度整合的系統工程,仰賴多領域合作。這次「淡江二型」是由各領域專長的教師帶領「太空科技實驗室」學生所完成,「太空科技實驗室」的成員全都是大學部學生,落實「將航太科技教育向下紮根」的教育目標。

太空中心指出,近年太空產業蓬勃發展,太空產業鏈包含衛星製造、太空運輸、地面設備、衛星資料應用4大領域。為了補足台灣太空產業鏈中「太空運輸」的缺口,TASA在行政院國科會的政策支持下,啟動入軌火箭研製計畫,並透過持續支持學界執行科研火箭計畫,提升學界研製火箭能力、進行人才培育。

太空中心表示,為了讓國內學研界有合法安全的火箭發射場域,國科會於屏東旭海設置的「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由TASA辦理審查使用申請及營運管理;啟用以來,成為台灣科研火箭的主要試驗場域。至今共完成12次科研探空火箭發射。(編輯:林淑媛)11411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