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勞團發布企業禁止強迫勞動調查 近8成盼政府指引

2025/6/11 11:29(6/11 12: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勞工陣線與國家人權委員會合作,以經濟部網站公告的「實收資本額500大企業」為對象,扣除金融控股公司與資產投資公司等非生產型法人機構後,進行「台灣企業落實禁止強迫勞動政策」問卷調查,11日舉辦記者會說明調查結果。中央社記者吳欣紜攝  114年6月11日
台灣勞工陣線與國家人權委員會合作,以經濟部網站公告的「實收資本額500大企業」為對象,扣除金融控股公司與資產投資公司等非生產型法人機構後,進行「台灣企業落實禁止強迫勞動政策」問卷調查,11日舉辦記者會說明調查結果。中央社記者吳欣紜攝 114年6月1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1日電)禁止強迫勞動為重要議題,勞團今天發表首份企業落實禁止強迫勞動政策問卷調查,有近8成企業盼政府提供教育訓練與政策指引,勞團及學者都認為國內政策應法制化、跟上國際。

台灣勞工陣線與國家人權委員會合作,以經濟部網站公告的「實收資本額500大企業」為對象,扣除金融控股公司與資產投資公司等非生產型法人機構後,進行首份「台灣企業落實禁止強迫勞動政策」問卷調查。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今天分享調查結果指出,台灣作為一個電子業非常發達的國家,更是全球供應鏈一環,但企業對供應鏈的禁止強迫勞動意識的教育仍有待加強,問卷顯示有68.9%的企業未針對供應鏈提供強化勞動意識的培訓。

調查也顯示,僅有18%企業設置專責部門,顯示推動力道不足,在員工訓練方面,約7成企業為人資或全體員工提供教育,供應商培訓則為68.9%。在風險評估層面,雖有70.2%企業針對內部風險進行評估,但針對供應鏈風險則僅60.7%。

不過,孫友聯說,仍有近7成企業會考慮供應鏈是否有發生強迫勞動情況,也會在採購契約上,要求企業必須有相關禁止強迫勞動的管理。

在申訴與補救方面,約7成企業設有內部申訴機制,但過半數無明確處理供應鏈強迫勞動的程序,僅38.6%提供勞工補救措施,且逾3成企業對「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不瞭解,9成以上企業未曾接受政府相關協助。

孫友聯表示,強迫勞動無所不在,台灣作為一個以全球貿易為主的經濟體,必須有更積極的作為,有滿高比例的企業希望政府能有明確、相關的政策指引作為依循,包含提供企業必要教育訓練、協助掌握國際趨勢,以及效法國際立法規範企業必須尊重人權的義務。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說,禁止強迫勞動這類調查應由政府主導,卻一直由民間推動,政府也未及時跟進,導致台灣人權暴露高風險中。政府應履行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UNGPs)中的國家保護義務,先進行風險盤點,否則根本無法保障人權。

邱羽凡提到,由經濟部負責的台灣供應鏈企業尊重人權指引遲遲未提出,調查沒有、指引也沒有,台灣企業就暴露在全球供應鏈裡被其他國家和法律調查的風險中,台灣產品未來出口到其他國家就可能有問題。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邱羽凡指出,報告也顯示,企業只會識別超時加班,卻無法辨識更隱性的強迫勞動,如背債工作的移工,代表企業不知如何處理這些風險。勞動部身為主管機關,是否有提供企業辨識強迫勞動的指引,目前看來僅著重查加班費,這無法符合國際標準。

邱羽凡呼籲,經濟部應儘快推出供應鏈調查指引,勞動部應協助企業辨識強迫勞動,金管會的永續報告書也應加入具公信力的人權第三方認證,否則難以落實保障人權目標。(編輯:張雅淨)1140611

台灣勞工陣線11日公布企業落實禁止強迫勞動政策問卷調查結果,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左)表示,禁止強迫勞動這類調查應由政府主導,卻一直由民間推動,政府也未及時跟進,導致台灣人權暴露高風險中。中央社記者吳欣紜攝  114年6月11日
台灣勞工陣線11日公布企業落實禁止強迫勞動政策問卷調查結果,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左)表示,禁止強迫勞動這類調查應由政府主導,卻一直由民間推動,政府也未及時跟進,導致台灣人權暴露高風險中。中央社記者吳欣紜攝 114年6月11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