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腸病毒疫情持續 抽搐、心跳過快等症狀速就醫

2025/7/10 12:10(7/10 16:5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腸病毒疫情持續,醫師提醒,疾管署預估整個7月都是流行期,預防感染是關鍵,尤其新生兒感染可能短期內轉變為重症,應當心。(中央社檔案照片)
腸病毒疫情持續,醫師提醒,疾管署預估整個7月都是流行期,預防感染是關鍵,尤其新生兒感染可能短期內轉變為重症,應當心。(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0日電)腸病毒疫情持續,疾管署預估整個7月都是流行期。醫師今天提醒,尤其新生兒感染可能短期內轉變為重症,當寶寶出現心跳過快、不明瘀青、抽搐等疑似症狀時,應儘速就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鄭彥辰透過新聞稿提醒,新生兒感染後可能短期內發展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家長與照顧者應格外警覺。

年齡較大孩童的腸病毒感染,常見口腔潰瘍(疱疹性咽峽炎)或併手腳掌水泡(手足口病)等表現。鄭彥辰指出,然而新生兒腸病毒感染常為輕微症狀或無症狀,若有症狀表現也較為不典型或不明顯,多半為體溫異常(發燒或體溫過低)、奶量減少、嗜睡、活動力下降等。

鄭彥辰表示,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的表現多樣,病情可在數小時內急遽惡化,當可能出現以下症狀,家長務必須即時辨識並就醫處置,包括心搏過速、皮膚蒼白或呈現大理石斑;不明皮膚出血點或瘀血、紫斑;抽搐、囟門膨出、肌肉張力異常等。

鄭彥辰強調,預防腸病毒感染是關鍵,家長或照顧者應注意的防疫要點,首先是孕婦於產前2週至分娩前後若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肋肌痛等,須主動告知醫師。

同時也要避免接觸感染源,勤洗手與環境清潔。鄭彥辰說,哺乳期間媽媽如有不適或疑似腸病毒症狀,應與醫師討論是否繼續哺餵母乳,並評估是否暫時與寶寶隔離,以避免傳染。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監測資料,今年累計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6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8例及克沙奇B5型1例,今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數為近6年同期最高。

雖然上週無新增腸病毒重症或死亡病例,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曾表示,從監測資料研判,伊科病毒11型所造成的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已經於6月中旬達到最高點,仍預估整個7月都是流行期,且不排除持續到8月。(編輯:管中維)11407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新生兒腸病毒今年第5死北部嬰出生6天亡 疾管署要產後護理之家自我查檢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