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鐵道博物館首階段開箱 藍皮柴油客車體驗成亮點

2025/7/23 17:50(7/23 22: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鐵博館園區前身為台北機廠,近17公頃全區在2015年指定為國定古蹟。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23日帶領媒體開箱園區第1階段開放區域,修復完成的藍皮柴油客車,未來將於假日推出乘車體驗。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鐵博館園區前身為台北機廠,近17公頃全區在2015年指定為國定古蹟。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23日帶領媒體開箱園區第1階段開放區域,修復完成的藍皮柴油客車,未來將於假日推出乘車體驗。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3日電)國家鐵道博物館將在7月31日第1階段開放,最大亮點在民眾未來可搭乘修復完成的DR2203號及DR2303號藍皮柴油客車瀏覽園區,單趟約650公尺,也將是台北市區地表上唯一行駛火車。

鐵博館園區前身為台北機廠,近17公頃全區在2015年指定為國定古蹟。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今天帶領媒體開箱園區第1階段開放區域,約開放園區1/3,包含6處完成古蹟修復建築,如柴電工場、總辦公室、技工養成所、材料試驗所、大禮堂及澡堂,並搭配8個展覽。

走進園區首先會穿過台北機廠員工昔日上下班的「打卡棚」,園區還復刻「準時上班下班」、「努力增產報國」等標語,讓「打卡棚」成未來民眾「打卡場景」。往前走則能看到掛著「鐵博東」站牌的候車站,民眾之後在假日就能搭乘火車穿梭於總辦公室及組立工場間。

行駛的藍皮柴油客車對民眾來說並不陌生,不論是「戀戀風塵」、「在那河畔青草青」、「南國再見,南國」等電影中都有列車身影,園區內「文化中的台灣鐵道史」特展則可一窺其修復歷程。

鐵博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今天向媒體表示,鐵博館典藏有85輛車輛,現有60輛完成修復,期望在2027年能開放園區第2階段同時,也規劃透過增進園區軌道系統,讓園區能增加餐車、冷氣客車體驗,典藏上也不放棄持續徵集,希望隨空間整備再收納更有價值的車輛。

除可體驗乘坐車輛,超過2000坪的柴電工場也是園區開放一大亮點,一口氣展出24輛經考證修復的典藏車輛。柴電工場過去在台北機廠是維修柴油動力車輛場域,門口處即設有SP32850型莒光號客車,可見台鐵在鐵路電氣化前,尚未修改為橘底白線條的白色原裝莒光車。

鄭銘彰提到,柴電工場是籌備處花費非常多時間呈現的區域,在維持古蹟原貌狀況下,展示物品是重達30噸、40噸的車輛,移動、陳設都需經過縝密規劃,期望能持續創造更有趣且有深度的觀看體驗,例如層層展出引擎的內部零件、搭配影音展示車輛運作原理等。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有趣的是,鐵博館第1階段開放還包含為10歲以下孩童設計的親子空間,讓孩子們能在遊戲中連結實地場景。

鐵博館假日限定乘車體驗首班車將於8月2日上午10時開行,後續於每週六、日及國定假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開行10班次,全票新台幣150元、優待票75元。(編輯:張雅淨)1140723

國家鐵道博物館31日將迎來首階段開放,最大亮點在民眾未來可搭乘修復完成的DR2203號及DR2303號藍皮柴油客車瀏覽園區,也將是台北市區地表上唯一行駛火車。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31日將迎來首階段開放,最大亮點在民眾未來可搭乘修復完成的DR2203號及DR2303號藍皮柴油客車瀏覽園區,也將是台北市區地表上唯一行駛火車。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23日帶領媒體開箱園區第1階段開放區域,約開放園區3分之1,包含6處完成古蹟修復建築,如柴電工場。圖左為S200型柴電機車,右為R300A型確認車。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23日帶領媒體開箱園區第1階段開放區域,約開放園區3分之1,包含6處完成古蹟修復建築,如柴電工場。圖左為S200型柴電機車,右為R300A型確認車。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於31日第1階段開放,其中包含為10歲以下孩童設計的親子空間,設有各種火車遊具、積木及故事繪本,讓孩子們能在遊戲中連結實地場景。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於31日第1階段開放,其中包含為10歲以下孩童設計的親子空間,設有各種火車遊具、積木及故事繪本,讓孩子們能在遊戲中連結實地場景。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歷經9年古蹟修復及再利用各項軟硬體整備,國家鐵道博物館第1階段將在31日開館,走進園區會先穿過台北機廠員工昔日上下班的打卡棚,特別復刻「準時上班下班」、「努力增產報國」等標語。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歷經9年古蹟修復及再利用各項軟硬體整備,國家鐵道博物館第1階段將在31日開館,走進園區會先穿過台北機廠員工昔日上下班的打卡棚,特別復刻「準時上班下班」、「努力增產報國」等標語。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首階段31日開館,將開放電工場、總辦公室、技工養成所等6處古蹟建築,從市民大道面向園區,可以看到員工澡堂完整建築立面。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首階段31日開館,將開放電工場、總辦公室、技工養成所等6處古蹟建築,從市民大道面向園區,可以看到員工澡堂完整建築立面。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於31日第1階段開放,其中柴電工場展出24輛經考證修復的典藏車輛,門口處設有SP32850型莒光號客車,可見台鐵在鐵路電氣化前,尚未修改為橘底白線條的白色原裝莒光車。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於31日第1階段開放,其中柴電工場展出24輛經考證修復的典藏車輛,門口處設有SP32850型莒光號客車,可見台鐵在鐵路電氣化前,尚未修改為橘底白線條的白色原裝莒光車。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1階段31日開館,將開放6處古蹟建築,假日限定乘車體驗成為亮點,首班車將於8月2日上午10時開行,全票新台幣150元、優待票75元。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1階段31日開館,將開放6處古蹟建築,假日限定乘車體驗成為亮點,首班車將於8月2日上午10時開行,全票新台幣150元、優待票75元。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1階段將於31日開館,開放6處鐵博館古蹟空間,其中柴電工場是鐵博館籌備處花費非常多時間呈現的區域,層層展出引擎的內部零件、搭配影音展示車輛運作原理。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1階段將於31日開館,開放6處鐵博館古蹟空間,其中柴電工場是鐵博館籌備處花費非常多時間呈現的區域,層層展出引擎的內部零件、搭配影音展示車輛運作原理。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正式啟動第1階段開放,鐵博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圖)23日說,柴電工場是花費非常多時間呈現的區域,在維持古蹟原貌狀況下,展示物品是重達30噸、40噸的車輛,移動、陳設都需經過縝密規劃。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正式啟動第1階段開放,鐵博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圖)23日說,柴電工場是花費非常多時間呈現的區域,在維持古蹟原貌狀況下,展示物品是重達30噸、40噸的車輛,移動、陳設都需經過縝密規劃。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在7月31日第一階段開放,員工澡堂是最早完成修復開放區域,讓參觀民眾一窺台北機廠澡堂建築設計的巧思,品味澡堂的建築之美。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在7月31日第一階段開放,員工澡堂是最早完成修復開放區域,讓參觀民眾一窺台北機廠澡堂建築設計的巧思,品味澡堂的建築之美。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在7月31日第一階段開放,員工澡堂是最早完成修復開放區域,邀請藝術家廖建忠結合澡堂空間,以擬仿蒸汽機具象徵對工業文明崇拜為主題進行藝術創作。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在7月31日第一階段開放,員工澡堂是最早完成修復開放區域,邀請藝術家廖建忠結合澡堂空間,以擬仿蒸汽機具象徵對工業文明崇拜為主題進行藝術創作。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在7月31日第一階段開放,總辦公室展區展出的「移動與感動-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常設展」,讓參觀民眾看見鐵道文化在影視中橫跨時代與類型;從早期黑白劇情片到現代彩色紀錄片,火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象徵離別、追夢與時代變遷。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在7月31日第一階段開放,總辦公室展區展出的「移動與感動-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常設展」,讓參觀民眾看見鐵道文化在影視中橫跨時代與類型;從早期黑白劇情片到現代彩色紀錄片,火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象徵離別、追夢與時代變遷。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7月23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