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榮3D列印助重建下顎 口腔癌患者恢復外觀與功能

2025/9/24 17:1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4日電)過去頭頸腫瘤或顱顏外傷患者雖能存活,但術後在外觀與功能上往往難以恢復。面對上下顎有2/3骨頭需切除的第4期口腔癌患者,北榮以3D列印等科技,將小腿骨塑形,為其拼回下巴。

台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吳政憲今天在治療成果記者會說明,這名患者罹患第4期口腔癌,合併嚴重下顎骨侵犯,有2/3以上下顎骨、顳顎關節、部分上顎骨及大量軟組織結構缺損。過去下顎骨重建多是用小腿的腓骨支撐骨骼外型,但常常難以兼顧顏面是否凹陷的外型,以及能否植牙的功能。

吳政憲指出,如今透過數位輔助科技,術前可運用電腦輔助設計(CAD)與虛擬手術規劃(VSP)精準模擬;術中結合導航系統提高腫瘤切除與複雜顏面重建的精確度;再透過客製化3D列印技術,製作符合個人解剖結構的植入物與手術導板。

吳政憲表示,團隊更應用模組化人工關節,提供顳顎關節腫瘤侵犯後的創新重建方案。結合顯微重建、人工植牙與數位設計的跨域整合,幫助醫師更精準地規劃與執行治療。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吳政憲說明,利用客製化3D導板,可將患者小腿骨重新切割、折疊、翻轉位置,將原本為直的小腿骨重組成U型,再銜接人工關節,達到兼顧外觀與功能的效果。

吳政憲強調,這項突破性進展不僅幫助患者「活下來」,更能「活得好」,在生活品質與長期功能上都帶來重大提升。展現台灣在口腔顱顏重建領域的國際水準,也彰顯數位醫療與跨域合作的力量,為更多頭頸腫瘤與顱顏外傷患者開創治療新契機。(編輯:張雅淨)11409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