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疫後滑雪受傷增3倍 醫籲初學者雪季前2訓練護身

2025/10/1 16:2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日電)滑雪崛起成全民極限運動,臨床觀察,後疫情時代滑雪受傷就醫人數較疫前增加3倍,醫師提醒初學者雪季前調整體能,包括核心、安全摔倒姿勢訓練,別忽略裝備與熱身有助降低風險。

冬季奧運的滑雪也逐漸被越來越多台灣民眾喜愛,成為冬季旅遊的熱門選擇。台灣滑雪人口已突破4萬人,「出國滑雪」不再是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專利,已延伸至親子、家庭與休閒族群,臨床觀察,疫後滑雪受傷人數增加約3倍。

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楊怡強說,滑雪潛藏的運動傷害風險不容忽視,滑雪玩法多樣,包含雙板、單板等可能帶來不同傷害。雙板常見前十字韌帶撕裂等;單板則易發生手腕撐地造成骨折、尾椎挫傷及腦震盪,避免腦震盪,一定要戴好安全帽。

從小滑雪長大的楊怡強將興趣與醫學專業結合,他提醒,當民眾滑雪雙板時,如果懷疑十字韌帶撕裂,可以透過按壓膝關節面來自我評估,若有明顯疼痛,就必須照X光檢查。在國外滑雪時,可以此作為立即判斷,是否需要前往當地醫院接受X光檢查。

楊怡強說,若是玩單板滑雪時因撐地造成手腕受傷,可以請朋友協助檢查:透過握手後左右扭轉手腕,若感到疼痛,或按壓三角纖維軟骨時有明顯痛感,就有可能是骨折或嚴重傷害,建議回國後儘速就醫治療。

若今年冬季想出國體驗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滑雪挑戰,楊怡強說,一般初學者在開始計畫滑雪前,應先釐清自身的興趣與選項,如較偏好單板或雙板,並了解各自常見的傷害風險與預防邏輯。此外,雪季前應調整體能狀況,包含核心肌群的穩定訓練與安全摔倒姿勢的練習。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這些練習有保持核心收緊、盡量以大面積接觸地面來分散衝擊、避免手腕直接撐地等。楊怡強表示,肌力體能特別建議加強腿後肌群的離心控制,以及臀肌的動作穩定性,以降低膝關節與腰椎受傷的風險;同時至少需具備基礎的有氧耐力,才能應付一整天滑雪的能量消耗。

楊怡強提到,若時間允許建議訓練平衡感與敏捷度,提升反應能力,面對雪道突發狀況能更靈活應對。切勿忽略裝備調整與熱身重要性:合適雪鞋固定器設定、充足的暖身與伸展,都能有效降低意外與運動傷害的機率。(編輯:李亨山)11410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