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民團號召11/1為氣候而走 強化韌性與災後回復能力

2025/10/23 10:57(10/23 11: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23日在台北開記者會,宣布11月1日將舉行「為氣候而走」遊行,號召民眾一同參與,正視氣候調適及災後回復能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攝 114年10月23日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23日在台北開記者會,宣布11月1日將舉行「為氣候而走」遊行,號召民眾一同參與,正視氣候調適及災後回復能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攝 114年10月2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3日電)多個民間團體今天共同舉辦記者會,宣布11月1日將舉辦「為氣候而走」遊行,號召民眾一同正視氣候調適及災後回復能力,打造「韌性台灣」。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將在11月10日舉行,核心主題是「調適」。媽媽氣候行動聯盟邀集多個團體今天在台北召開記者會,號召民眾一同參與「為氣候而走」遊行。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黃品涵表示,極端天氣事件不斷造成災情,凸顯各國強化韌性、應對氣候變遷威脅的急迫性。民團規劃3大韌性主題,包括建構永續與世代正義韌性、強化國家安全與自主韌性、深化民主與多元文化韌性。

來自吐瓦魯、目前就讀政治大學的夏隆(Sharon Niuatui)在記者會中分享,她兒時的天氣穩定,可以整天無憂無慮地玩耍,但弟弟成長的年代裡,天氣太熱、太濕,學校常因暴雨停課,海水也髒得無法下水游泳。這讓她深刻體會,氣候變遷不只是圖表與數據,而是童年的失落。

因應氣候變遷,吐瓦魯政府近來與澳洲簽約,協助人民有尊嚴地遷移。夏隆表示,對許多人來說,離開家園意味著失去身分與文化,沒人願意成為異鄉的二等公民,希望全球各國政府正視相關議題,例如支持「化石燃料不擴散條約」、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等,「拯救世界,就是拯救吐瓦魯。」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表示,目前台灣氣候調適政策仍不足以應對氣候變遷的衝擊,主要問題在於地方與中央的權責不清、缺乏實質目標、預算不足。COP30將訂出全球的調適目標,科學家已提出100個指標,政府可運用這些指標進而擬定具體政策,也希望未來大選所有的參選者,都應提出相關政見。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表示,政府應整合降雨、地質與公共設施等基礎資料,納入風險評估與國土計畫中,讓在地社群了解所在區域的風險。他以花蓮近來頻繁地震、大量降水,產生複合型災難,應變已是複雜的任務,應設法讓人們有風險認知,提升韌性與心理準備。(編輯:張雅淨)1141023

多個民間團體23日在台北共同召開記者會,宣布11月1日將舉辦「為氣候而走」遊行,來自吐瓦魯、目前就讀政治大學的夏隆(Sharon Niuatui)(圖)會中分享,希望全球各國政府正視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例如支持「化石燃料不擴散條約」、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等。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攝 114年10月23日
多個民間團體23日在台北共同召開記者會,宣布11月1日將舉辦「為氣候而走」遊行,來自吐瓦魯、目前就讀政治大學的夏隆(Sharon Niuatui)(圖)會中分享,希望全球各國政府正視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例如支持「化石燃料不擴散條約」、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等。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攝 114年10月23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COP30將登場 聯合國秘書長稱升溫逾1.5度已不可避免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