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聯合出席紐約氣候週 盼分享台灣經驗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7日電)環團今天表示,將聯合出席9月底紐約氣候週,並在期間舉辦多場論壇,討論如減碳目標、性別與環境議題、高溫防護等;盼在氣候週分享台灣經驗,透過國際民間意見交流,提供政府更積極減碳。
被譽為聯合國氣候峰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前哨戰的紐約氣候週(Climate Week NYC)預計於9月底展開,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等團體今天舉行「台灣出發,連結全球:紐約氣候週NGO行前聯合記者會」。
根據環團規畫,23日將由台灣氣候行動網絡主辦「亞太氣候承諾:積極NDC3.0強化國家韌性論壇」;24日由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等主辦「從女孩到阿嬤:性別回應的氣候解方,邁向跨世代的公正轉型」論壇。
25日舉辦「環境捍衛者的故事」,聚焦在威權壓力下奮鬥的環團故事;26日則會舉辦「脆弱族群的抗高溫調適對策」論壇。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表示,今年的紐約氣候週全球都很重視,因為是在地緣政治變局下所舉辦的氣候行動,預估將有10萬人齊聚紐約,共同討論氣候議題,強調在氣候行動上沒有延遲、倒退空間。
趙家緯指出,目前全球僅有32國提送國家自定貢獻(NDC)3.0,占全球排放量僅21%。台灣雖已有NDC3.0草案,但欠缺針對能源與製造部門具體政策目標,若不積極減碳,會遇到大的挑戰。
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惠萍表示,極端高溫已成致命氣候威脅,不論在台灣或紐約,邊緣化群體往往是最受衝擊;希望透過論壇,探討如何把性別觀點納入淨零戰略,讓女性在氣候領導中發揮力量,以及如何結合科技與社區力量,推動更公平能源解方。
主婦聯盟基金會資深主任吳心萍補充,高溫問題是全球共同挑戰,但台灣的高溫調適仍停留在初期,尚未納入災害防治法,也缺乏全面盤點易受衝擊族群與設計長期應對機制。
吳心萍指出,在規劃調適策略時,若能結合再生能源分散特性,能避免造成額外碳排不當調適;舉例而言,太陽能板遮蔭可使教室溫度下降攝氏4.2度,在西門町停車場車輛實測,是否停在太陽能光電板下,車體溫差可達20度,顯示透過適當設計,光電板能達到調適與減碳雙重效益。(編輯:陳仁華)11409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