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11月新制 試管嬰兒補助最高15萬元、抗生素可回家打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衛福部今天公布11月新制,其中包括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上路,加碼未滿39歲2、3胎金額同首胎,每次最高可獲新台幣15萬元;以及病患經醫師評估後可在家靜脈輸注抗生素。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說明,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自11月起實施,升級補助,減輕不孕夫妻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經濟負擔。第1項升級補助是未滿39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5萬元,各胎第2、3次最高10萬元。
第2項升級補助為39歲至未滿45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3萬元,各胎第2、3次最高8萬元;國健署提醒,新制上路後,未滿39歲,最多植入1個胚胎,39歲至未滿45歲,最多植入2個胚胎,維護母嬰健康,鼓勵不孕夫妻儘早使用人工生殖補助。
在減必住院方面,8月推出抗生素注射治療從住院改為門診處理,11月進一步到「在家」接受抗生素治療。中央健康保險署修訂「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 ,新增「輸液器1日型」支付標準,也就是攜帶式輸注器, 提升抗生素治療的選擇彈性與品質。
健保署同步修訂「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獎勵方案」,新增「含輸液器1日型」支付標準, 增加臨床醫師對於抗生素選擇性及避免過度使用後線廣效性抗生素,推估約1萬人受惠,挹注預算約5400萬元。
另外,11月2日「全民健康保險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試辦計畫」上路,健保署六都選定13個地點,營運時間是週日或連續假日的「早8到晚12」,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擁有簡易X光及急救設備,如生產包、縫合包、電擊器等設備,部分負擔僅收取150元。
假日急症中心以急診檢傷分類第3至5級病人為主,病人病況緊急、複雜或屬檢傷分類第1級、第2級者,設有綠色通道後送大醫院。健保署預估1年服務3.6萬件,114年至115年健保挹注2.8億點,盼輕症病人分流,以緩解連假期間急診壅塞,使急診醫療資源集中於重症病人。

因應流感流行期間,疾病管制署推動114至115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及COVID-19疫苗接種,分2階段開打,第2階段則自11月1日開始,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第1階段已於10月1日起開打,適用長者、學齡前幼兒、學生、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對象。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使用條件「有類流感症狀,且具特定身分的流感高傳播族群」的適用期間,由原規劃的114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止,延長至114年11月15日止,以利及早給藥減少重症與死亡。(編輯:陳清芳)11410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藍鳥開局雙轟一路壓制道奇 世界大賽3勝聽牌[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WebCover/420/20251030/910x682_85241601770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