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科大百年新釀特展 建啤酒桶符號融入酒杯設計

2025/11/4 17:55(11/4 20: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北科技大學百年新釀特展正在校史館特展廳展出,文發系學生作品「共釀」將建國啤酒廠的代表性建物、酒桶設備等符號,融入143毫升酒器的設計,體現台灣飲酒文化中人情與溫度的意涵。(北科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11月4日
台北科技大學百年新釀特展正在校史館特展廳展出,文發系學生作品「共釀」將建國啤酒廠的代表性建物、酒桶設備等符號,融入143毫升酒器的設計,體現台灣飲酒文化中人情與溫度的意涵。(北科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11月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4日電)北科大舉辦百年新釀特展,文發系學生將建國啤酒廠的建物、酒桶等符號與啤酒杯結合、編製建國啤酒廠的專屬刊物、讓回收玻璃化身小夜燈等,透過創意設計與建國啤酒廠連結。

台北科技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慶祝建校114週年,北科大文化事業發展系策劃「百年新釀:百年北科文資薪傳紀實系列特展」,10月13日至11月6日於北科大校史館特展廳展出,匯集建國啤酒廠的歷史記憶、文化精神、創新設計,展出9組學生的創意作品。

北科大校長王錫福表示,百年新釀展覽作為「百年北科文資薪傳紀實系列」的新篇章,既是對建啤歷史的致敬,也是學校對文化資產責任的堅定承諾,邀請大眾見證教育與產業並肩前行的百年歷程,為文資注入不斷再生的力量。

北科大文化事業發展系學生伍晨妘、周心盈比較各國啤酒杯樣式後,發現1瓶台灣啤酒分裝為6杯後,恰好為台灣代表性的143號酒杯容量;因此將建啤的代表性建物、銅製糖化釜、發酵槽與酒桶設備等符號,融入143毫升酒器的設計,體現台灣飲酒文化中人情與溫度的意涵。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北科大文發系學生黃珮翊、廖翊婷、張皓翔的作品「海啤拾光」,以台灣海岸常見的綠、棕色海玻璃為意象,呼應啤酒瓶的色彩記憶,透過切割、打磨與再造,讓回收玻璃化身小夜燈、香氛蠟燭與花盆,將被丟棄的物件重新帶回生活日常,實踐循環經濟與資源再生。

另外,北科大文發系學生廖志賢、蔡承宏以「微酌」、「微醺」作為切入點,共同編製建國啤酒廠的專屬刊物「微酌誌」及Podcast,吸引年輕世代深入認識啤酒工業的脈動與城市共生的香氣,期望使建啤的歷史在新世代視角中再度發光,展現台北獨有的微醺韻味。(編輯:李亨山)1141104

台北科技大學百年新釀特展展出至6日,匯集建國啤酒廠的歷史記憶、文化精神、創新設計,其中作品「海啤拾光」讓回收玻璃化身小夜燈、香氛蠟燭與花盆,同時呼應啤酒瓶的色彩記憶。(北科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11月4日
台北科技大學百年新釀特展展出至6日,匯集建國啤酒廠的歷史記憶、文化精神、創新設計,其中作品「海啤拾光」讓回收玻璃化身小夜燈、香氛蠟燭與花盆,同時呼應啤酒瓶的色彩記憶。(北科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11月4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