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8萬人註記器官捐贈 40到49歲占24%最多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8日電)器官捐贈在台灣推行多年來,每年約3.5萬人註記器官捐贈。衛福部統計,目前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達68.2萬人次,以40歲到49歲中壯年族群最多、約占24%,30歲到39歲約占20%。
台灣分別在民國76年、89年及108年,推動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以及病人自主權利法。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今年11月24日止,國人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達68.2萬人次,預立安寧緩和意願累計人數110.7萬人次、預立醫療決定意願超過12.4萬人次。
衛福部今天舉辦「榮耀圓滿.心願同行-114年度聯合頒獎典禮」,表揚宣導績優機構等單位與人員,感謝長年在臨床與社區中默默付出,不僅推動預立善終意願的普及,更積極引導社會大眾正視生命價值,促進醫病共享決策與家庭內的善終對話。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李明哲接受媒體聯訪指出,今年器捐註記就有3萬8390人、安寧緩和註記7萬5515人、預立醫療決定意願則有3萬387人。
至於各年齡層,李明哲說明,簽署器官捐贈的民眾年齡多落在40歲到49歲的中壯年族群、約占24%,30歲到39歲約占20%。安寧緩和以及預立醫療決定的簽署,皆以60歲到69歲壯老年世代為趨勢,約占25%。
李明哲表示,這幾年器捐註記人數「持平」,均在3萬5000人左右,會持續宣導,但現在面臨最大問題不是數目多寡,而是第一線常常發生即使本人有註記,但家屬不同意的狀況。
李明哲從器捐中心每季統計分析,若事先讓家屬知情,勸募器官就會成功,否則成功率就只剩下一半,經驗看來仍有一半家屬堅持不同意,這也與造成病人死亡原因有關,如果屬於久病纏身者,家屬往往比較容易接受,突然意外身亡者,家屬就較不容易放手。
此外,今年6月傳出北部某醫院在病患仍接上葉克膜、心跳尚未停止下,即通知檢警準備進行器官捐贈,引發爭議,事後釐清並非醫療疏失,而是第一線對「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流程認知不足,造成溝通誤會。李明哲表示,已與法務部溝通並取得共識,下個月將開會討論相關指引,避免類似爭議再發生。(編輯:管中維)11411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