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5E即將除役 飛官不捨盼傳承偵照經驗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花蓮3日電)空軍明天將為RF-5E偵察機舉辦除役典禮,也象徵F-5E/F系列型機將告別台灣天空。飛行RF-5E的空軍中校傅鈜今天表示,對於老戰友要功臣身退感到非常不捨,未來希望能將飛行RF-5E的偵照經驗,回饋給部隊與傳承予新進飛行員。
空軍第五戰術混合聯隊明天將舉行「RF-5E型機除役典禮」,今天邀請國內外媒體赴花蓮基地進行採訪;RF-5E型機是空軍在1990年代,將7架飛行時數較少的F-5E戰機交由新加坡宇航改裝,移除雷達與機砲用來安置偵照設備,空軍F-5E/F戰機已在2023年底解除戰備任務,僅有數架F-5F戰機支援花蓮基地,明天過後,F-5F戰機與RF-5E偵察機都將告別台灣天空。

空軍下午執行RF-5E偵察機與F-5F戰機的潛力掛載及飛機出擊作業,地勤官兵模擬接獲命令後,在時限3分鐘內將2枚飛彈掛載於機翼兩端,之後完成各項檢查,最終由飛行員將戰機滑出機庫。


空軍第五聯隊第12戰術偵察機隊中校分隊長傅鈜表示,第12隊主要任務負擔全天候、全空域的空中戰術偵查,他自民國102年在第12隊服役,對RF-5E偵察機要除役感到十分不捨,畢竟這型偵察機陪伴他10多年,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演訓任務,以及對災區的偵照,RF-5E型機是好戰友、好夥伴,讓每次任務都可以安全的起飛與落地,希望未來將飛行與偵照的經驗傳承給後進。


針對印象深刻的偵照任務,傅鈜說,有次需要赴台灣東南海域對進入台灣海域的不明國家船艦進行偵查,當時天氣惡劣,海象及能見度都相當不好,需要以非常低空飛行的方式完成任務,考驗著個人的飛行技巧與經驗。
至於飛行RF-5E和F-5E戰機的差異,傅鈜分享,在於RF-5E因為需要進行偵照,所以如同攝影時不能手震,講求的是飛行平穩精準,而飛行F-5E戰機則是去掌握飛機性能的最大極限,而未來也將換飛RF-16型機,也會將飛行RF-5E型機的精神傳承在未來的任務,繼續保衛國家。
空軍第五聯隊第12戰術偵察機隊機工長葉品聰士官長表示,F-5E/F型機已經是老飛機,主要都是靠維修,以及靠「老班長的經驗」傳承輔助,才能維持飛機的高妥善,未來的戰機會越來越進步,空軍地勤士官們想將經驗傳承給後進,讓下一代的官兵記得「飛行的安全是地勤把關的首要」。
空軍自1965年開始操作F-5A/B型機,隨後於1973年與美國諾斯羅普公司合作,以「虎安專案」為名在台灣生產F-5E戰機,隔年首架F-5E戰機出廠,虎安專案一共生產單座F-5E戰機242架、雙座F-5F戰機66架,共308架,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為空軍主力戰機,之後退居二線成為培育飛行員的部訓機,直到2023年底解除戰備任務。(編輯:林興盟)11407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