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缺米台灣捐贈 學生大讚「好呷」與台更貼近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日本山口縣10日電)因應日本缺米,台灣民間團體捐贈台灣米給日本山口縣共300多間國中、國小。日本山口縣防府市立國府中學校午餐今天供應台灣米飯,許多學生以台語大讚「好呷」,直呼第一次能吃到台灣米非常高興,感覺與台灣更貼近了。
因應日本缺米且米價上漲,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等人組成訪問團,捐贈共20噸台灣稻米「台南11號」給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家鄉山口縣,以及八田與一的故鄉石川縣,分別作為300多間學校的午餐,並提供給地震災民使用。
包括矢板明夫、擔任訪問團長的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台日產經友好促進會長葉建揚、台日交流高座之友會會長何敏豪、台灣勵志協會副理事長林慧玲等人組成台灣民間送米訪問團,今天拜訪山口縣防府市立國府中學校,與日本國中生一起享用學校午餐,其中米飯就是「台南11號」。
學生見到訪問團成員都非常興奮打招呼,還有班級在窗戶貼上中華民國國旗、或在黑板貼「歡迎來到國府國中,台灣米飯很好吃」字樣;當被問及是否有聽過台灣時,全班每一位學生都舉手,有孩子與記者大聊台灣棒球選手陳傑憲、以及日籍「二刀流」球星大谷翔平。
一位國三學生受訪指出,雖然沒去過台灣,但對台灣有親切的感覺,而且他的同學們看到有台灣人來班上都覺得很高興。
談及台灣米與日本米差異,他表示,台灣米的糖分沒有那麼高,可以說是剛剛好,跟其他配菜或甜點配著吃也不會有衝突感,能吃到台灣米,感覺與台灣的距離更貼近了;他還搭配兩個拳頭靠近碰在一起的手勢,其他同學見狀也紛紛舉手碰拳,直呼日本與台灣完全0距離。
另一位學生表示,台灣米飯有點軟,其餘感覺與日本米相同,第一次能吃到台灣米很高興。
矢板明夫表示,去年日本夏天特別酷熱,導致稻米產量下降,加上訪日外國客大增,外食需求升高,今年日本米價漲價約3倍,進而導致受限政府預算的學生營養午餐減少吃米次數,改為吃麵包或炒麵。(編輯:翟思嘉)11409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