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科院與美商合作開發IBCS 學者:大幅提升防空韌性

2025/9/25 22:14(9/25 23: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天弓飛彈發射車。(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天弓飛彈發射車。(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25日電)中科院日前與美商諾斯洛普格拉曼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開發「整體作戰指揮系統」(IBCS),共同評估國造防空飛彈與美製飛彈在IBCS架構下整合的可行性。國防院學者林超倫指出,IBCS能有效優化防衛資源配置,大幅提升台灣整體防空韌性。

中科院日前在台北航太展期間,與美商諾斯洛普格拉曼(Northrop Grumman)簽署合作備忘錄,項目為「整體作戰指揮系統」(Integrated Air and Missile Defense Battle Command System, IBCS),共同評估及推動中科院防空飛彈與美製飛彈,在IBCS架構下整合的可行性及未來方向。

國防安全研究院委任副研究員林超倫近期以「美對台防空飛彈整合系統輸出研析」為題,撰寫即時評析刊登於國防院官網。

林超倫指出,雖然美國尚未透過軍售管道,同意向台灣出售完整的「整合式防空與飛彈防禦作戰指揮系統」(IBCS),但台美雙方已取得進展,中科院與諾斯洛普格拉曼已簽署合作備忘錄,顯示台灣正透過合作模式,優先獲取系統整合的關鍵技術與經驗,展現台灣強化空防的意志。

針對IBCS系統的能力,林超倫表示,IBCS實現「任何感測器、最佳射擊單元」的目標,運作原理分為3步驟,首先是打破特定雷達與特定飛彈之間的硬性連結,其次是透過資訊融合建立「共同作戰圖像」,系統將所有友軍感測器所偵測的目標資訊,透過演算法整合成共同作戰圖像;第三是分散式指揮與管制,系統演算最適合接戰的武器來執行攔截任務,縮短反應時間與接戰彈性。

對於IBCS的限制,林超倫提到,IBCS高度仰賴通訊網路,一旦受到電子干擾、網路攻擊或是實體摧毀,系統協同作戰能力大幅度被削弱,其次是系統整合的複雜性,第三為成本高昂。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至於IBCS的優勢,林超倫表示,第一是提升防禦韌性,因為單一雷達被摧毀,系統仍可以靠其他感測器持續作戰;其次是優化武器效益,透過系統自動選擇最具效益的武器接戰,避免浪費彈藥;第三是擴大防禦範圍,任何一個感測器發現的威脅,都能由地理位置最佳的武器攔截,擴大守備範圍,最後是有效反制飽和攻擊。

對於台灣引進IBCS的戰略意義,林超倫分析,IBCS能將美製愛國者飛彈、國造天弓飛彈以及各式雷達,整合成一個更迅速、打擊範圍更廣,攔截效率更高的「一體化防空系統」(Integrated Air Defense System, IADS),在面對日益嚴峻的飽和攻擊威脅時,IBCS能有效優化防衛資源配置,大幅提升台灣整體防空韌性。(編輯:林克倫)11409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