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堰塞湖特遣隊一度缺水仍挺進湖區 卓榮泰指示敘獎

2025/10/9 17:1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9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農業部2組特遣隊克服缺水危機、大規模崩塌處、落石區等,成功探勘馬太鞍溪堰塞湖並陸續平安歸來。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表示,遠赴山區踏勘的2組英雄好漢團隊,一定要給予特別嘉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為了解堰塞湖實況,農業部今天在行政院會的報告指出共派出2次共3組特遣隊,首次特遣隊8月28日出發,成員8人因地勢陡峭無路可及、平均坡度約45度以上、下切難度高等狀況,未能抵達湖區;第二次特遣隊分兩隊,第1隊9人從光復林道進入,9月30日出發,10月8日返回,第2隊6人則從萬榮林道進入,2日出發,7日返回。

光復林道小隊帶隊者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萬榮工作站技士賴光榮,以及森林護管員田宇倫今天都現身政院會後記者會。

賴光榮提到,這次任務是要找到人員可以抵達堰塞湖的路徑,且抵達堰塞湖時須拍攝地形、地貌,以供未來評估布設監測儀器,或是機具、物資運補工作使用,沿途狀況雖然險峻,但幸好有好天氣,且在第5天缺乏水源時,順利找到水源,讓小隊可以在艱難狀況仍有水能飲用,支持持續下切的能量;田宇倫則說,回程比去程快,主要是已經在錯誤中找到正確路線、做好踏點,以及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東區搜救委員會協助架好繩索等,最終小組才能均安。

賴光榮還說,另外一隻小隊走萬榮林道路線,面對的是比光榮小隊更惡劣的地形,路線經過崩塌地區、落石區,得透過垂降或是吊掛繩索的方式才能前進,幸好最終也是順利抵達湖區北側。

針對堰塞湖目前觀測情形,卓榮泰指出,農業部組成特遣隊深入馬太鞍溪堰塞湖實地踏勘,過程中歷經艱困環境,克服許多困難,並蒐集到第一手地形與環境資料,為後續防災規劃提供關鍵依據,他要肯定團隊辛勞付出,尤其是遠赴山區踏勘的兩組英雄好漢,一定要給予特別嘉獎。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主持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轉述,卓榮泰會中指示,遠赴山區踏勘的2組團隊,一定要給予特別嘉獎,同時提醒堰塞湖監控時若有狀況,負責通報的中央及地方單位務必做好聯繫,依照精準的通報資料做正確的通報,避免誤發或誤判狀況再次發生,造成民眾恐慌。

根據農業部報告,2特遣小隊行經沿途多處坍方、崩塌與厚層泥流堆積,地勢陡峭、土質鬆軟且地面濕滑,湖區附近地表及植物樹葉上均覆蓋厚重的粉塵、泥砂,呈現灰白荒蕪景象,堰塞湖的湖水則持續溢流,壩體邊坡仍不穩定,兩側邊坡暴雨崩滑機率高。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對於堰塞湖後續處置,農業部指出,分為強化監測及警戒、開設溪床便道,以及河道土砂清疏及防砂工程三方面處理,包含透過衛星影像、航拍攝影、無人機空拍、網路監視器即時影像、下游水位計與即時影像等多元管道,密切監控堰塞湖與下游河道水位,依據警戒機制及時發布災害預警。

溪床便道部分,農業部表示,4日已先擇定馬太鞍溪北岸緩坡處做為汛期後嘗試開設溪床便道之起點,便道若能於非汛期開設至壩體下方,將評估可否針對壩體進行降挖與穩定工程;後續也將持續辦理國有林範圍土砂清疏,增加河道洪水容受力,同時設置防砂設施以穩定流心,調節及控制土砂下移。(編輯:翟思嘉)11410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政院:政治人物媒體應自律 勿假民主之名行牟利之實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