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政院修刑法 故意殺人、兒虐致死判逾10年者不得假釋

2025/10/30 12:57(10/30 13: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行政院外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行政院外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30日電)行政院今天通過刑法、刑法施行法及監獄行刑法修正草案,增訂故意殺人及兒虐致死等特殊重大暴力犯罪,若經判處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逾10年者,不得假釋。此外,因應憲法法庭判決,明定行為時及審判中欠缺責任能力者,不得科處死刑。

因應司法院釋字第801號解釋、憲法法庭113年度憲判字第2號、第8號判決宣告刑法部分條文違憲,行政院會上午通過法務部提出刑法、刑法施行法及監獄行刑法修正草案,後續將函請司法院會銜及函請立法院審議。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意旨,明定行為時有刑法第19條第2項情形,或審判時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訴訟上自我辯護能力明顯不足的被告,不得科處死刑。因此此次增訂刑法第63條之1草案,明定行為時及審判中欠缺責任能力不得科處死刑。

另外,為遏阻特殊重大暴力犯罪,兼顧刑罰衡平及比例原則,也新增刑法第77條第3項草案,明定故意殺人、殺人未遂或兒虐致死及致重傷案件等特殊重大暴力犯罪,經判處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逾10年者,不適用假釋規定。草案也規範,無期徒刑受刑人假釋後,再犯之罪經宣告無期徒刑確定者,經撤銷假釋應執行原無期徒刑,不得假釋。

草案也修正刑法第77條第4項,處理裁判確定前的羈押日數折抵方式,無論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在確定前羈押日數均算入假釋要件的已執行期間。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2號判決,認為現行無期徒刑假釋經撤銷者,一律執行固定20年或25年殘餘刑期的規定,不符比例原則。草案因此增訂刑法第78條之1、第78條之2,並修正第79條之1,未來受刑人撤銷假釋後執行原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受刑人撤銷假釋後,殘刑為有期徒刑10年以下須全部執行完畢,殘刑為有期徒刑10年以上者,執行10年後,依假釋原則執行。

另外,死刑定讞經撤銷改判者,因收容為死刑執行前的過渡階段,雖產生拘束人身自由的附帶效果,但與羈押目的為保全偵查、審判及執行目的不同,故不計入羈押期間,因此監獄行刑法第148條、第156條修正規範,收容期間不得折抵有期徒刑、拘役、罰金或拘束人身自由的保安處分,亦不算入假釋已執行的期間內。草案同時也規定,施行前已依前項規定收容者,亦適用之。(編輯:萬淑彰)11410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