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諾貝爾物理學獎3學者共享殊榮 研究極短光脈衝測量電子移動過程

2023/10/3 19:34(10/9 19: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揭曉,由法國學者亞谷斯蒂尼、匈牙利-奧地利學者克勞斯、法國-瑞典學者呂利耶共享殊榮。(路透社)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揭曉,由法國學者亞谷斯蒂尼、匈牙利-奧地利學者克勞斯、法國-瑞典學者呂利耶共享殊榮。(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3日綜合外電報導)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揭曉,由法國學者亞谷斯蒂尼、匈牙利-奧地利學者克勞斯、法國-瑞典學者呂利耶共享殊榮,3人因研究探索原子和分子內部電子的工具而獲得表彰。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亞谷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克勞斯(Ferenc Krausz)及瑞典隆德大學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共同獲得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3名得主的實驗為人類提供了探索原子和分子內電子世界的新工具,故而受到表彰。他們展現了一種產生極短光脈衝的方法,可用於測量電子移動或能量改變的快速過程。

他們的實驗產生了以阿秒(attosecond)為計算單位的極短光脈衝,從而證明這些光脈衝可用來提供原子和分子內部過程的圖像。

諾貝爾委員會物理學獎主席奧森(Eva Olsson)表示:「我們如今可以開啟電子世界的大門。阿秒物理學給予我們機會了解受電子影響的機制。下一步將是運用它們。」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為法國學者艾斯佩特(Alain Aspect)、美國學者柯羅瑟(John Clauser)、奧地利學者吉林哲(Anton Zeilinger),他們因為在量子力學領域的進展而獲獎。

今年首個諾貝爾獎項醫學獎2日在斯德哥爾摩公布,3日頒發物理獎,4日揭曉化學獎,5日公布文學獎。深受矚目的和平獎是唯一在奧斯陸頒發的獎項,於6日揭曉,經濟學獎於9日公布。

今年諾貝爾各獎項獎金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31萬元),當數名得獎者共享獎項,他們將分享獎金。(譯者:陳正健/核稿:楊昭彥)1121003

影片來源:Nobel Prize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諾貝爾物理學獎 3學者共享殊榮
172.30.14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