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駐星代表處與台灣科技外交聯盟AI報告 盼建構國際對話

2025/9/6 12:2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6日專電)駐新加坡代表處與台灣科技外交全球聯盟發表首份英文「台灣與全球人工智慧報告」。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表示,台灣身處國際科技供應鏈核心,理應在AI治理與風險管理上積極貢獻,希望藉由報告,建立台星及國際間的對話平台,展現台灣科技外交角色。

根據駐新加坡代表處新聞稿,在人工智慧(AI)快速普及並深刻改變社會運作之際,代表處與台灣科技外交全球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Taiwan Tech Diplomacy,GATTD)共同發表首份英文「台灣與全球人工智慧報告」。本期以「信任風險:AI安全中的挑戰」為題,探討AI日益重要的地位,以及隨之而來的安全挑戰,目的在於為政策制定者、產業領袖與大眾提供一個關於AI安全現況的基礎概覽。

報告指出,AI安全挑戰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涉及國家安全、經濟穩定、公共安全與社會信任等關鍵領域。

GATTD執行長陳彥光於序言中強調,使命是促進政府、產業與學術界攜手合作,透過研究、夥伴關係、人才發展與商業化,強化全球與區域安全,並推動台灣與其他科技驅動經濟體的合作,促進共同成長。

童振源表示,台灣身處國際科技供應鏈核心,理應在AI治理與風險管理上積極貢獻專業洞見,希望藉由報告,建立台星及國際間的對話平台,展現台灣的科技外交角色。

談及AI雙重本質與新興挑戰,報告指出,AI已由「新奇技術」演化為現代生活的基礎設施:從對話助理、自駕車到金融基礎設施,皆以AI為核心驅動;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更複雜的風險。

報告歸納5大AI安全風險,包含「隱私外洩」、「資料投毒與模型操縱」、「模型濫用與輸入操縱」、「惡意濫用」、「非預期後果與幻覺」等。而解方不僅在於技術防護,還須結合持續警覺、倫理設計,以及跨政府、產業與社會的協作。AI安全的核心精神並非「消除風險」,而是「負責任地管理風險」,以確保AI系統兼具強大、安全、透明與可信賴。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駐星代表處表示,本報告不僅是AI安全的專題研究,也是代表處推動「科技外交」的重要成果。GATTD透過其全球科技人才網絡,吸納各國專家共同研擬解方;代表處則作為國際交流的樞紐,促進台灣科技人才研究與國際產官學研的雙向對接,讓台灣洞見持續在國際舞台發揮影響力。

代表處指出,將持續與GATTD合作,預計每2至3個月出版一輯「台灣與全球人工智慧報告」,聚焦在AI安全與治理問題,期望成為國際社會長期的參考與對話平台。(編輯:陳承功)11409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半導體展9/10登場 SEMI:國際參與擴大如業界奧運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