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平埔原住民族身分法草案 噶瑪蘭族憂成一族兩制

2025/8/1 16:14(8/1 16: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目前台灣還有很多噶瑪蘭族人因法令限制無法恢復平地原住民身分,立法院正在審理「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族人擔憂恐「一族兩制」。圖為2019年間花蓮新社部落噶瑪蘭族人演出。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4年8月1日
目前台灣還有很多噶瑪蘭族人因法令限制無法恢復平地原住民身分,立法院正在審理「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族人擔憂恐「一族兩制」。圖為2019年間花蓮新社部落噶瑪蘭族人演出。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4年8月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日電)全台噶瑪蘭族約1600多人,目前還有很多族人因法令限制,無法恢復平地原住民身分,立院正在審理「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族人憂會出現「一族兩制」且法律地位不同產生族群分裂。

噶瑪蘭族是原住民第11族,今年正名邁入第23年,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截至民國113年約有1600人,分布宜蘭壯圍鄉、花蓮新城鄉、豐濱鄉及台東長濱鄉等。

部分噶瑪蘭族人因錯過身分登記,長期以來以「漢人」身分生活在部落內,而立法院正在審理的「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讓這群還沒恢復原民身分的族人,未來申請登記為「平埔原住民」。

參與推動噶瑪蘭族正名的花蓮新社部落女婿楊功明說,依現有草案登記噶瑪蘭族的族人,會變成「平埔噶瑪蘭族人」,與現有的「平原噶瑪蘭族人」形成一族兩制,且平埔原住民跟平地原住民受到法律保障也不同,平原、山原才受原基法保障。

花蓮縣噶瑪蘭族文化基金會今天聲明表示,草案內容應加入「修法前具官方原住民族名稱者,得恢復平地原住民身分」。意思是讓噶瑪蘭族人直接恢復成平地原住民身分的噶瑪蘭族,而不是「平埔噶瑪蘭族」。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花蓮縣噶瑪蘭族文化基金會要求,應從原住民身分法修法解決,協助噶瑪蘭族人恢復平地原住民身分,才能避免民族內部因法律地位不同,產生權利落差與族群分裂。

花蓮縣噶瑪蘭族文化基金會表示,原民身分是因血緣關係而來,是與生俱來的,並非登記取得或未登記而喪失身分。(編輯:龍柏安)11408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