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屏東取締工廠黑煙 開全國首張AI判煙科技罰單

2025/11/21 16:3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屏東縣21日電)屏東縣環保局今年導入工廠煙囪排煙不透光率AI影像判定科技,成功揪出工廠黑煙排放超標案件,10月開出全國首張運用此項科技執法的罰單,再創環境智慧科技執法里程碑。

屏東縣環保局今天新聞稿表示,為強化空氣污染排放監控與稽查效能,環保局繼去年引進制高點AI偵煙科技,遏止廢棄物露天燃燒行為後;今年再導入工廠煙囪排煙不透光率AI影像判定科技,成功揪出工廠黑煙排放超標案件,並通過環境部嚴謹資料檢核後,於今年10月開出全國第1張運用本項科技執法罰單,再創環境智慧科技執法新里程碑。

環保局說明,傳統空污稽查常受限於污染排放瞬時性與環境條件干擾,即便空品微型感測器偵得環境高值發送污染告警事件,卻常因派員至現場時已無污染排放行為,而難以確認違規事實。

此次環保局導入的排放管道AI影像判定系統,結合監視影像、雲端演算與不透光率分析模型,可自動辨識煙羽顏色、濃度與持續時間,系統不透光率判定值可直接作為告發依據,讓執法由被動轉為主動、即時化,相較於人員稽查,可有效提升查獲率。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環保局指出,此次執法案例中,目標對象疑有不定時短暫黑煙排放嫌疑,並有多起民眾陳情紀錄;然而傳統稽查工具難以有效蒐證,導致違法行為不易舉證而逍遙法外。有鑑於此種現象其實全國各地皆有,環境部參酌人工智慧影像判煙技術與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方法,於去年訂頒「排放管道中粒狀污染物不透光率檢測方法-影像判定法」。

環保局提及,此新標準方法運用智慧影像系統進行長期連續監測,並結合數位簽章確保資料品質與安全性,有效克服傳統人力稽查的限制。此外,其判定結果排除人為主觀因素,更可確保執法公信力。(編輯:張銘坤)11411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