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陳瑩和莊瑞雄助公地放領 盼解農民耕作土地問題

2025/11/22 10:5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2日電)總統賴清德昨天宣示重啟公地放領政策,曾在立法院質詢和提案相關問題的立委陳瑩和莊瑞雄感謝這遲來的公義;農民則感謝政府。

公地放領停辦17年,總統賴清德昨天宣布重啟放領後,內政部隨後透過新聞稿表示,基於「依法行政、信賴保護與國土保育」原則下重啟政策。目前符合條件全國共有1794公頃國有農地、養殖用地,由4445名農漁民承租使用,其中以台東縣608.84公頃最多,屏東縣以376.54公頃居次,台中市277.5公頃排第三。

民進黨立委陳瑩和莊瑞雄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政策重啟替許多耕作一輩子卻始終沒有土地的農民,帶來久違的希望。這是農民盼望數十年的土地正義,許多人終於不用再當自己土地的「租客」了。

陳瑩表示,公地放領自民國40年起,就是落實憲法「扶植自耕農」的重要政策,但因921地震及多次風災,政府從91年起停辦,造成許多耕作數十年的農民,他們守護的土地無法登記在自己名下。她與莊瑞雄在立法院多次提案、質詢並協調相關部會,賴總統和內政部昨天終於公布重啟。

莊瑞雄表示,在台東有1340筆、608公頃的土地,由農民世代耕作,卻因政策停擺始終無法取得地權。農民在同一片土地耕作扶家,卻看不見未來,這段時間他們承受的是一場漫長等待。他與陳瑩10月3日在立法院院會質詢時,直接向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公地放領的迫切性,並在10月7日院會分別以臨時提案,要求全面啟動檢討作業。

他說,賴總統昨天親自宣布重啟公地放領政策,並將由內政部同步成立審議會,準備啟動盤點與審查,停了17年的政策終於往前走,展現行政團隊「只要是對人民有益的事,無論大小事,就是最在意的事」的施政態度。

陳瑩和莊瑞雄強調,公地放領攸關土地正義與歷史補正,是遲來的公義,政府應以農民耕作現況為核心,使政策更符合現代農業需求。

鹿野鄉莊姓、林姓、吳姓農民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表示,祖父輩於日據時代到鹿野墾荒,土地卻被迫改種甘蔗。日本政府離台並於「舊金山和約」中放棄對台權利後,當時土地就應該歸還給農民,但政府卻在民國43年登記為國有,委由台糖管理,53年再交由退輔會管理。

莊等人表示,政府辦理多次公地放領,退輔會也放領每人1甲的土地給農民,但他們祖先開墾的土地始終無法放領,「許多長輩留下遺憾走了(過世)」。對於賴總統重啟政策,「感謝政府德政」。

「台東縣還我土地自救會」籌備會負責人陳敏智表示,過去政府的政策重北、輕南、忘了台東,包括交通建設、土地政策,台東總是被放在最後,加上當年台東縣政府行政怠惰,許多農民的土地直到民國80年才有地號,也因此錯過放領機會,希望這次重啟公地放領能從台東開始。(編輯:黃世雅)11411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總統觀影「大濛」 籲演藝工作者創作台灣故事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