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總理奧利請辭 共產黨老將縱橫政壇曾四度掌權

(中央社加德滿都9日綜合外電報導)尼泊爾強硬派總理奧利投身共產黨政治運動數十年,曾四度出任總理,但在社群媒體禁令引發造成至少19人身亡的青年示威後,他今天宣布請辭。
法新社報導,高齡73歲的奧利(Khadga Prasad Sharma Oli)是在住所遭憤怒示威者縱火後不久宣布請辭,目前他蹤跡不明。抗議人士今天也放火焚燒國會建築。
擔任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CPN-UML)主席的奧利,去年在中間偏左的尼泊爾國大黨(NC)支持下組成政府。
奧利通常以其名字首字母KP為人所知,做為黨內最高領導人,他為自己精心塑造類似偶像崇拜的領袖形象。在奧利的造勢場合,經常可見他的等身立牌,以及寫著「KP爸爸,我們愛你」的橫幅。
政治記者蘇貝迪(Binu Subedi)表示,奧利將自身發言視為「最終決定」,鮮少接受批評或建議,就算是來自他自己政黨的意見也一樣。
奧利的政治生涯長達近60年,並見證尼泊爾10年內戰。尼泊爾後於2008年廢除絕對君主制並成為共和國。
奧利青少年時期投身地下共產黨運動,但於1973年因參與推翻國王的活動而被捕,當時他21歲。
他在一本演說精選集中寫道:「我被判處14年嚴苛刑期,其中4年遭到單獨監禁。」
他談到:「我的罪行是對抗專制政權。…但這從未嚇阻我,反而讓我更有勇氣繼續這場奮鬥。」
奧利於1987年獲釋,他在之後加入的共產黨/聯合馬列中晉升,並當選成為國會議員。
這位政壇老將於2015年首度出任總理,2018年再度當選,並於2021年短暫連任。
他先前坦言,他承認「馬克思主義與列寧主義並非每個問題的現成解方」。
位於喜馬拉雅山區的尼泊爾約有3000萬人口,並在中國及印度兩大鄰國環伺下求存,而奧利在這兩大競爭對手間小心求取平衡。
他與中印兩國都保持友好關係,但也積極與北京接觸以降低對印度的依賴,並藉經濟成長承諾贏得民意支持。(編譯:洪培英)11409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