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減少對歐軍援 立陶宛強調自主防衛但仍盼支持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11日專電)外媒日前傳出,美國已通知北約波羅的海國家,將削減包括立陶宛在內的軍事援助計畫。立陶宛總統顧問馬圖利奧尼斯近日表示,立陶宛正與美國討論如何替代相關援助,並呼籲不要過度戲劇化美方的決策。
「華盛頓郵報」日前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美國計畫減少對面臨俄羅斯的前線歐洲國家軍援,包括「333條款」(Section 333)以及「波羅的海安全倡議」(Baltic Security Initiative)資金,規模達數億美元。這些資金原計畫用於購買武器、訓練特種部隊及加強情報蒐集等,目的在提升對俄羅斯的防禦能力。
美國國會授權的「333條款」原本用來援助外國安全部隊建設與訓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為主要受惠國。「波羅的海安全倡議」是美國國防部支持3個國家發展武裝部隊軍事能力等的計畫。
立陶宛國防部官員先前證實,雖未收到美國正式書面通知,但已出現相關討論與跡象。
馬圖利奧尼斯(Deividas Matulionis)9日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指出,這項削減金額每年約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元),占立陶宛國防預算約1.5%,與10年前占比10%相比,影響有限。
但他仍強調,立陶宛政府正尋求替代方案與合作模式,以確保國防與戰略穩定,並希望美國能維持合作計畫,繼續駐紮美軍在立陶宛。
自2019年以來,美軍持續在立陶宛輪調部署,目前約有1000名美國士兵駐紮當地。
立陶宛外長布德里斯(Kestutis Budrys)表示,立陶宛已在多個層面向美國表達期望,強調美國投入的每1美元,能在武器裝備的維護、訓練與後續投資上產生3至12美元的綜合效益,對雙方都有利,也對俄羅斯構成戰略威懾。
布德里斯補充,波羅的海安全倡議的最終決策仍需提交美國國會審議,立陶宛將持續提出論據,證明維持合作對各方有利。
國防部長薩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也在臉書發文表示,希望立陶宛議員能協助遊說美國國會,爭取維持對北約東部成員國的軍事支持。
馬圖利奧尼斯指出,立陶宛已具備相當國防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應對安全需求。他強調,不應過度戲劇化美方的調整,但仍重視美國在財政與政治上的支持,希望計畫能延續。(編輯:高照芬)1140911
- 美擬減少對歐軍援 立陶宛強調自主防衛但仍盼支持2025/09/11 16:38
- 2025/09/11 14:47
- 2025/09/11 12:5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