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波蘭領空遭入侵 軍事專家:俄方複合挑釁

2025/9/12 07:17(9/12 07: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波蘭1名警察10日站在被擊落的俄羅斯無人機殘骸旁。(Polsat News via 路透社)
波蘭1名警察10日站在被擊落的俄羅斯無人機殘骸旁。(Polsat News via 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彭維楀華沙11日專電)針對至少19架俄方無人機在俄軍對烏大規模夜襲期間多次侵犯波蘭領空,許多軍事專家認為這一波行為並非單純,北約要嚴防俄方的「削弱—分裂—嚇阻」的複合挑釁。

波蘭軍事專家切爾馬(Mariusz Cielma)指出,本次越境機多為俄軍常用、成本低廉的「Gerbera」誘餌偵察無人機,名目航程約600公里;若加掛副油箱,實際可達約900公里,足以自白俄羅斯或俄境內前沿起飛深入波蘭中部。

退役少校也是軍工學者菲舍爾(Michał Fiszer)在波蘭財經網(Bankier.pl)表示,「進入波蘭的無人機,很可能全部是Gerbera,顯示行動具有刻意性。」

波蘭國家智庫東方研究中心(Ośrodek Studiów Wschodnich, OSW)所長門基沙克(Marek Menkiszak)研判,此舉屬俄方「削弱—分裂—嚇阻」的複合挑釁:以低成本機群測試波蘭與北約反應,並在輿論層面製造分歧、削弱對烏支援意志。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評論人士盧卡斯(Edward Lucas)與布科夫斯基(Maciej Bukowski)稱,這是典型「成本不對稱」操作,目的在探測東翼空防感知與軍事指揮管理節奏,倡議將嚇阻升級為「懲罰式嚇阻」。

資料分析團體Res Futura(Europejski Kolektyw Analityczny)運用觸及率以及24小時回顧,發現其中41%使用者直指俄羅斯負責,34%認為俄方在測試北約和波蘭防空,另有約24%敘事嘗試將責任推給烏克蘭,宣稱烏方為了「把波蘭與北約捲入戰事」而策畫的一次行動。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學者菲克斯(Liana Fix)與丹巴克(Erin D. Dumbacher)指出,這是對北約團結與防空韌性的高風險壓測,將迫使盟國加速整合前沿空防與強化對烏支援。

維西格勒洞見(Visegrad Insight)評述此為「無人機+資訊戰」的雙重攻勢;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提醒,盟國需在軍事與敘事兩線同步加壓,避免灰色地帶挑釁常態化。(編輯:陳承功)11409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擬減少對歐軍援 立陶宛強調自主防衛但仍盼支持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