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師大應用新科諾獎得主研究 開發抽血檢測失智症

2025/10/10 10:18(10/10 11: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師範大學團隊運用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克拉克(John Clarke)開發的量子感測與電子技術,開發出抽血檢測失智症技術,將諾獎得主的研究成果落地實現。圖為台師大光電所、台大物理系、台大醫院團隊發表學術研發成果。(台師大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4年10月10日
台灣師範大學團隊運用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克拉克(John Clarke)開發的量子感測與電子技術,開發出抽血檢測失智症技術,將諾獎得主的研究成果落地實現。圖為台師大光電所、台大物理系、台大醫院團隊發表學術研發成果。(台師大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4年10月1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0日電)台師大團隊運用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克拉克開發的量子感測與電子技術,領先全球開發出抽血檢測失智症技術,並成功導入臨床市場,將諾獎得主的研究成果落地實現。

克拉克(John Clarke)、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及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在10月7日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他們「在電路中發現宏觀量子力學穿隧效應及能量量子化」。

台灣師範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克拉克曾於2012年到2017年之間,應光電所邀請來台擔任講座教授,與台灣研究團隊深度合作。

克拉克是超導電子學領域的關鍵人物,有King of SQUID的美名,SQUID(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超導量子干涉元件)為目前全球最靈敏的磁性感測器,對基礎物理與醫學檢測都具有劃時代意義。

台師大有多名教授的研究與SQUID相關,台師大光電所教授謝振傑創新提出「轉移線圈架構」,成功為高溫(液態氮冷卻)的SQUID帶來革命性的感測設計。團隊成員、教授廖書賢更以此為基礎,開發出具備高靈敏度、低成本且結構簡潔的磁振造影系統,應用於外科手術中的快速病理檢測。

另外,光電所講座教授洪姮娥開發的「免疫磁減量檢測技術(IMR)」獨步全球,利用磁性奈米粒子以高準確率、快速結合生物分子或核酸的特性,廣泛應用於醫、農、林、漁、牧檢測及基因轉殖等生技領域。

當洪姮娥的IMR技術,搭配謝振傑開發的高溫(液態氮冷卻)SQUID系統後,靈敏度更是突破傳統檢測極限,讓失智症(包含阿茲海默症等類型)能以抽血方式提早檢測與預防,開啟了臨床應用的新里程碑。

上述技術在磁量生技總經理楊謝樂(前光電所成員)團隊的努力下,成功商品化,取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認證,已於國內多家醫院應用於檢測和臨床診斷。技術也被楊森藥廠採用多年,作為失智症新藥開發中評估藥效的重要工具,目前已進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的最後階段。

台師大指出,2025年諾獎得主克拉克在台期間,曾對光電所在台大醫院進行的腦磁圖與心磁圖臨床試驗,提供寶貴的技術建議。在後續合作中,克拉克更協助大腦科學研究中心推動腦磁圖技術的跨領域應用,廣泛服務於認知科學、感覺神經及心理學等多個研究領域,提升台師大的國際學術影響力。(編輯:張雅淨)11410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