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習近平擬會晤日相高市早苗 初次見面表情受關注

2025/10/31 13:16(10/31 13:3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慶州31日綜合外電報導)日相高市早苗有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度召開雙邊領袖會談。日經指出,在中國外交之中,領袖的表情也是重要訊息,因此習近平與高市初次會面的神情也是觀察指標。

習近平與高市在內的多國領袖,為了參加在韓國慶州登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於近日訪韓,兩人有望藉此於場邊舉行中日領袖會談。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習近平2013年3月起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曾與時任日相安倍晉三、岸田文雄、石破茂召開過中日領袖會談。

其中,習近平與安倍在2013年9月第一次碰面,地點位在俄羅斯聖彼得堡,不過當時僅是短暫寒暄。

後來,兩人在2014年11月首度正式舉行會談,當時安倍以領袖身分訪問北京。而習近平當時在會談前與安倍合影時,始終保持嚴肅表情,即使安倍主動搭話,習近平也未回應並面向正前方。當時的會談現場也未按照外交慣例擺放兩國國旗。

「日本經濟新聞」分析,這種安排可能反映出當時冷淡的日中關係。2012年,日本時任首相野田佳彥政府將釣魚臺列嶼(日方稱尖閣諸島)「國有化」,引發中國強烈反彈;而安倍於2013年12月參拜靖國神社,更進一步使雙方關係惡化。

儘管習近平與安倍首次會談氣氛僵硬,但隨著多次會晤,兩位領袖之間的距離逐漸拉近。兩人2019年6月在日本大阪會面時,安倍邀請習近平於2020年春天以國賓身分訪日,習近平也就此回應:「這是個好主意。」

與安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2年1月,習近平與時任日相岸田文雄在泰國第一次正式會晤時,一開始就展露笑容。岸田在自民黨內主打穩健的外交政策,且當時率領重視對中對話的黨內派閥宏池會(岸田派)。

到了2024年11月,習近平與時任日相石破茂首度會面時,同樣也露出微笑,石破茂任內不執著於參拜靖國神社,並展現正視日本曾衝向不考慮後果的戰爭歷史的態度。中國國內對此多持肯定評價。

在外交場合中,透過表情傳達政治訊息的中國領袖,並不僅限於習近平。

2010年11月,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訪問日本橫濱市時,與時任日相菅直人會談,但在拍照時始終面無表情。當時,兩國在兩個月前,因中國漁船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在釣魚臺海域相撞事件陷入對立,關係尚未緩和。

而胡錦濤2005年4月與時任日相小泉純一郎會面時,也是表情冷淡,當時適逢中國多地因為不滿日本的史觀等,爆發反日遊行。

日經分析,習近平首度會晤高市所展現的神情,也能成為觀察未來對日方針的重要指標。中方在高市上台後,強烈警戒日本對中強硬態度加強。

報導指出,中國官媒新華社在高市本月21日就任當天,評論高市「以鮮明的右翼保守立場著稱」,也介紹她曾經長年參拜靖國神社,曾表示對「村山談話」中「侵略」一詞持反對意見。

而中國在外國領袖就任時,大多由習近平發送賀電,不過高市上任時,則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代為發出賀電。日中相關消息人士提到此事時認為,習近平的團隊「對於高市政府抱有一定的警戒心」。

中方在石破茂執政時期,曾釋出改善關係的態度,例如推動重啟日本水產品與牛肉進口。而習近平這次與高市會面,也可能會依據會談內容與氣氛的融洽度,調整對日政策。(編譯:楊惟敬)114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川習會未談輝達AI晶片 美專家:美方持保留空間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