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華爾街重金打壓不成 曼達尼靠年輕人改變紐約政治

2025/11/5 15:12(11/5 19:1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紐約市長當選人曼達尼4日在選舉之夜向群眾揮手致意。(美聯社)
美國紐約市長當選人曼達尼4日在選舉之夜向群眾揮手致意。(美聯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4日專電)改寫歷史的紐約市長當選人曼達尼勝選感言直說「推倒了政治王朝」,年輕與多元族裔支持者是他勝選的底氣所在。華爾街大亨與政壇大老聯手打壓曼達尼崛起不成,選民希望他為市民帶來尊嚴與可負擔的新生活。

紐約市長當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在布魯克林舉行的選舉之夜向數千名支持者開宗明義說道「面對多少困難,我們贏了。未來在我們手中。朋友們,我們推倒了政治王朝!」他直說「要翻去拋棄多數人,只為少數人服務的政治舊篇章」。

曼達尼邁向紐約市長之路不僅面對跨黨派陳腐的政治世家,還有華爾街億萬富豪,充滿階級與世代對抗的意味。前市長富豪彭博(Michael Bloomberg)、對沖基金大亨艾克曼(Bill Ackman)與葛里芬(Ken Griffin)等人都以實際行動阻止曼達尼成為市長,如今得與全新的紐約市府妥協合作。

紐約市4日舉行市長選舉,候選人曼達尼的大批支持者在布魯克林舉行的選舉之夜活動場外聚集。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11月5日
紐約市4日舉行市長選舉,候選人曼達尼的大批支持者在布魯克林舉行的選舉之夜活動場外聚集。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11月5日

曼達尼的競選團隊初期只有5名年輕支薪成員,其他多是義工,早期造勢活動場地狹窄,無法容納全數記者與出席者,團隊將選舉資訊與文宣移至網路與社群,活動也多選在戶外舉行以降低成本。隨著聲勢看漲,競選活動逐漸由小場地轉往大型體育場館。

在選情之夜場外的瑪麗安(Maryan)說,曼達尼啟發了世界,已經許久未見候選人能帶來這麼多希望與正能量,即使有人不同意也能相互尊重。他為紐約人工作,帶來尊嚴與可負擔的生活。

瑪麗安表示,大家都說年輕人不出來投票,但我們看到曼達尼創造了歷史性結果,如果能為年輕人的利益代言,他們就會出來投票。破紀錄的投票現象不僅出在市長選舉,黨內初選也是。他將人們真正的需要說出來,而不是僅為少數人服務。

支持者阿茲拉(Azra)表示,充滿了希望與快樂,期盼最後數字是大獲全勝,也為紐約市將有新領袖感到興奮。曼達尼是能為民眾站出來,團結各界,尊重多元,放眼改革與為民眾做事的人。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她說,過去看來都是壞消息,從美國、世界到紐約,「曼達尼給我們希望,幸福感與啟示,我們可以擁有更好」。

多元族裔與年輕世代對現狀的不滿是曼達尼成功對決建制派的底氣所在,選後紐約市也將邁向全新局面。(編輯:田瑞華)1141105

紐約市4日舉行市長選舉,候選人曼達尼支持者阿茲拉(Azra)在選舉之夜場外展示自製海報。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11月5日
紐約市4日舉行市長選舉,候選人曼達尼支持者阿茲拉(Azra)在選舉之夜場外展示自製海報。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11月5日
紐約市4日舉行市長選舉,候選人曼達尼的猶太裔支持者在選舉之夜場外展示「反對以色列不是反猶」等標語。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11月5日
紐約市4日舉行市長選舉,候選人曼達尼的猶太裔支持者在選舉之夜場外展示「反對以色列不是反猶」等標語。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11月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