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集團打破沈默:強烈否認不法、爭取時間證清白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13日專電)跨國犯罪團體「太子集團」董事長陳志於10月遭美國制裁並遭沒收資產。太子集團近日透過聲明「堅決否認」陳志曾涉入任何非法活動,並聘請美國律師,向美國法院請求更多時間,以證明遭沒收資產並非非法所得。
陳志目前在逃,以他為首的太子集團多年來在柬埔寨從事詐欺犯罪,於多國建立龐大企業網絡進行洗錢,美國聯邦檢察官已於10月8日對陳志等人提起公訴,並請求法院同意沒收陳志詐騙所得、約12萬枚比特幣(現值為150億美元左右,約新台幣4669億元)。
美國司法部聲明表示,這筆錢原本存放於陳志持有私鑰的加密貨幣錢包中,目前已由美國政府接管。美國財政部將此集團在台灣境內所設9家公司及3名台灣人列入制裁名單,於10月14日對外公告。
英國也凍結太子集團價值超過1.3億美元的商業和房地產資產,而台灣、新加坡和香港也分別進行資產查封,金額高達3.5億美元。
太子集團本月11日打破沉默,透過聲明堅決否認自身或陳志參與任何非法活動。「最近的指控毫無根據,似乎是為了證明非法扣押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資產是正當的。」
聲明指出,針對太子集團的指控已對數千名無辜員工、合作夥伴及其服務的社區造成不當傷害。「我們相信,真相大白之時,太子集團及其董事長必將完全洗清罪名。」
太子集團委任的紐約律師事務所Boies Schiller Flexner LLP於10日,並向紐約東區聯邦法院提交動議,請求給予更多時間證明被扣押的比特幣並非犯罪所得,而是透過合法交易等管道獲得。
Boies Schiller Flexner LLP提交法院近5頁的文件,說明這些比特幣在2020年12月被駭客竊取,這4年多來在區塊鏈上轉了很多次手,需要專家分析區塊鏈交易記錄,判斷至少還需要60天才能完成初步分析。
太子集團是柬埔寨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版圖橫跨30多國,擁有20億美元的房地產投資,包括位於首都金邊的大型購物中心——太子國際廣場(Prince International Plaza)。
東南亞地區的網路詐騙活動快速成長,常常在不起眼的辦公大樓或倉庫運作,詐騙份子鎖定世界另一端的受害者。部分員工自願前往詐騙園區,另一部分則遭販運或被關押在類似監獄的環境中。
根據美國司法部起訴書,陳志紀錄向公職人員行賄的帳目,內容包括在2019年,為一名外國政府高官購買一艘價值超過300萬美元的遊艇。陳志也曾為另一名外國高官購買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名錶。
2020年,後者協助陳志取得外交護照,而陳志則在2023年4月使用該護照前往美國。(編輯:陳承功) 1141114
- 太子集團打破沈默:強烈否認不法、爭取時間證清白2025/11/14 10:21
- 2025/11/13 13:32
- 2025/11/12 14: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